2017年,黃渤獲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主角。
2020年黃渤(右二)出席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走紅毯。
圖/中新社
文/記者饒丹
二○一六年,金馬獎影帝黃渤啟動「HB+U」新導演助力計畫,希望為有電影夢的新導演提供優質的平台和資源,身體力行為打造中國極致類型片提供支持與輔助。當年他寫給圈內的一封表達助力計畫願景的信在媒體朋友圈、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瘋狂傳播。
四年過去,由黃渤監製、二○二○年底上映的電影《風平浪靜》也是該計畫中的一部,這部電影的導演李霄峰是青年導演中表現比較亮眼的一位。有趣的是,《風平浪靜》的宣傳推廣曲,其實改編自二○○○年台灣藝術家陳永淘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客家語同名歌曲《風平浪靜》,此次由李霄峰改編填詞,錢雷編曲,台灣的歌手伍佰演唱。
必須適應不同境遇
對於青年導演的發展,身為該片監製的黃渤直言當下的電影市場,依然足夠容納跟需要更多優秀的新導演和不同類型的作品出現,而青年導演的成長也需要時間,「起碼有個三部的過程」。「我每年收到的劇本量,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不合格的,我說的不合格是整個出來的東西差強人意。」但隨著電影市場的發展,提供給青年導演的機會也愈來愈多,青年導演不斷地湧現和進行磨練,為電影行業源源不斷地增添新鮮血液。
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在大浪淘沙中迭代更新,黃渤坦言必須要適應不同的境遇,「比如說確實就是要開始演父親,雖然還不太想演章宇的父親,但是別的小朋友的父親確實要演了。」但黃渤坦言並沒有危機感,「這就是一個時代,再過一段時間,就是要面臨著退休,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會面臨著大家對你的遺忘,這就是一個規律。人生是一條拋物線,你的事業也是拋物線,若是能做出一些你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大家還能記住一段時間,或者對你所從事的行業有所幫助就很好,僅此而已,剩下的就是你自己能夠得到的快樂。」
喜歡是成功的前提
雖然當下電影市場給予青年導演的發展空間很大,但想要嶄露頭角也並非易事。出道至今,黃渤回看演藝歷程時感歎,「喜歡是成功的前提,喜歡才會樂此不疲,碰到的那些辛苦才會變得不值一提。」對於「成功」的定義,黃渤有自己的看法,「你的目的達到了,就叫成功。藝術哪有一個標準,(去規定)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但總是有大浪一直在這麼淘。在如此的市場裡面,你真的有才華,(被)埋沒一年、二年,十年後你還能被埋沒,我不相信。」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