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過年期間闔家團聚,少不了熬夜守歲、打牌或追劇;神經科醫師提醒,已有國外研究指出,睡眠剝奪不僅可能造成衰老加速,更可能與失智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癲癇發作等許多疾病有關。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鄒儲蔭表示,人類在睡眠時,外在感官如視覺、聽覺或觸覺等訊號雖傳不進大腦,形成沉睡狀態較無反應,但大腦其實仍持續活躍運作著,會將白天的訊號重整進海馬迴,而後再到新皮質去做記憶鞏固,進而轉變成長期記憶,對於學習新事物,是相當關鍵的程序。
另外,也有國外研究指出,大腦中的膠狀淋巴系統,會在睡眠期間藉由動脈搏動來驅動運轉,相關研究已指出可能與清除掉α-突觸核蛋白,與β澱粉樣蛋白兩種廢棄蛋白質產物的排毒清理機制有關,若這些有毒廢棄蛋白質產物無法被及時清理掉,將可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鄒儲蔭提醒,應維持規律睡眠,入睡環境要保持舒適放鬆,睡眠時最好關燈、使用夜燈的光線不宜過亮;而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症、睡眠片斷化,或因頻尿、不寧腿問題干擾睡眠的患者,建議應尋求相關醫學專科醫師的評估,及早就醫治療,為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