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許多新冠患者會暫時失去嗅覺和味覺,痊癒後嗅覺和味覺通常會恢復;但國外科學家研究卻發現,百分之十患者康復後會發展成「嗅覺倒錯」(parosmia),使他們聞到本來應該氣味不錯的東西,變得令人作嘔。
根據BBC中文網報導,科學家估計,約百分之六十五的新冠患者會暫時失去嗅覺和味覺,他們康復後嗅覺和味覺通常會恢復;然而,其中有百分之十會發展成「嗅覺倒錯」,也就是說,目前全球一億多名染疫者中,估計有六百五十萬人康復後會出現嗅覺倒錯,但科學家目前不清楚發病原因,也不知道療法。
嗅覺喪失慈善機構「AbScent」創始人克里希.凱利去年六月在臉書(Facebook)建立群組,幫助六千名成員了解和改善嗅覺倒錯。她說,幾乎所有人都因染疫喪失嗅覺,最後引發嗅覺倒錯,對不同氣味的常見描述,包括死亡、腐爛等。
目前科學家普遍假設,神經纖維因車禍、病毒或細菌感染等原因受損,導致嗅覺倒錯,目前沒有治療方法,只能等大腦適應。
但AbScent認為「嗅覺訓練」可能有幫助,包括定期聞一批精油,以及患者調整飲食,像是食用常溫或冷藏食物、避免食用油炸和重口味食物、飲食清淡等。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指出,不論是有症狀或無症狀新冠患者,鼻腔是最早最有可能的感染和傳播途徑,當病毒感染鼻腔時間一久、病毒量大時,加上季節及環境因素,就有可能造成嗅覺影響。
他說,新冠患者和鼻竇炎患者一樣,嗅覺都會受影響,並不建議使用聞精油方式改善,但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來緩解症狀,並且要多休息讓鼻腔黏膜細胞再生,更要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及重口味食物,即可慢慢恢復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