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禪畫:「法華四弘誓願」

●詩堂書法:飢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 困時伸腳睡,熱處愛吹風。
問:「久嚮趙州石橋,到來祇見略彴。」
師曰:「汝祇見略彴,且不見石橋。」
曰:「如何是石橋?」
師曰:「度驢度馬。」
曰:「如何是略彴?」
師曰:「箇箇度人。」
《五燈會元》卷第四
趙州禪師居住的河北觀音院,有座天下聞名的石橋。
一位行腳僧來到觀音院,四處巡視一番,並沒見到傳說中的石橋,一臉疑惑向趙州禪師問道:「聽說這裡有一座趙州石橋,但我卻只看到一坐獨木橋,是何緣故?」
趙州說:「你只看到獨木橋,卻看不到趙州石橋。」
僧人更加惘然:「那麼,什麼是趙州石橋?」
趙州說:「度驢度馬。」
僧人又問:「什麼是獨木橋 ?」
趙州答:「度盡所有的眾生。」
趙州石橋像恆河中的沙子,牛羊驢馬踐踏而行,它從不怨悔生恨,路過的珠寶馨食從不貪戀,棄捨的糞屎垢穢亦不嫌惡。牛羊驢馬與人類同等一如,珠寶糞垢無有分別,即使是千萬牲口來回的踐踏,千萬牲口遺下的糞垢悉數照單全收,更何況那些腳印踏痕,糞垢尿穢都會被時間之流一洗而空,都會被「無常」的緣起,轉成住為壞空,留下的沙石永遠是淨潔無染,表面的染垢是一時的,象徵佛性的,沙石都是永恆的。
趙州的石橋亦復如是,禪者的菩薩行願化為一座無形的石橋,甘為煩惱的眾生默默地付出大愛與福祉,陪伴眾生度過橋下的急湍惡水。
「度驢度馬度眾生」,有形的獨木橋與無形的趙州石橋合而為一,在趙州從諗的眼底,都是度盡一切眾生的慈航舟船,是一不二,無有分別。
唐代趙州從諗禪師(七七八│八九七),俗姓郝,八十歲時駐錫趙州(今河北趙縣)的觀音院(亦稱東院),世稱「趙州禪師」;又因活了一百二十歲,也稱「趙州古佛」。
悆水墨禪畫:趙州石橋
悆詩堂書法:度驢度馬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