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錦人情之美──東亞族群織品展】平埔原民刺繡工藝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21.02.01
1536觀看次
字級
作品:劍帶 材質:棉織、繡線 年代:日治時代 尺寸:85X12.5cm 收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大武壠族(大武壠語:Taivoan)或稱大滿族,屬於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的一支,清朝文獻稱之為「四社熟番」,原鄉在台南玉井盆地一帶,現今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這件採集自高雄甲仙的劍帶,便是來自大武壠平埔族女性的刺繡作品。

居住於高雄甲仙的大武壠族男子,昔日在腰側佩刀時,都會使用繡花布帶做為綁帶。劍帶是褲帶的一種,末端通常會接縫一截長約20公分的美麗多彩繡片裝飾,並且沿著繡片邊緣等距縫綴絨球垂飾。上窄下寬的白色棉布繡片上,採細緻的十字繡技法,並繡有紋樣。

左圖所示的劍帶,以暗紅、深藍、黑色線繡有17層垂直紋樣,多為對稱相對的雙鳥紋和花葉紋,依序為石榴果紋、花葉紋、石榴果紋、迴紋,及底層的石榴果紋。尾端的白棉布剪成如意雲狀,如意雲紋與底層的黑棉布以深藍色及貼金技法裝飾。劍帶末端呈三角形尖狀,邊緣貼飾以紅、粉、紫帶及貼金技法裝飾,並縫有藍色小珠串垂飾。

平埔族現今已不再有配刀的習慣,便將劍帶轉換成使用於床前的飾物,掛在床前兩側,具有防身避邪之意。另外也可能是下裳上面的裝飾,像鳳尾裙的形制。當漢人大量入墾台灣,平埔原住民社會受到漢人文化的影響,服飾的形制也受漢人服飾的影響,但是在刺繡的技法與圖案上,仍然保留著平埔族群風格的技法與圖案。

在台灣南部平埔族群、排灣、魯凱和卑南族的服飾中,有類似幾何形的花紋刺繡,呈現與漢服不同的風格。

展期:即日起~2月21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三展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網址:www.fgsbmc.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