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美特展」展出蘭嶼傳統拼板舟與飛魚文化。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聯手向海洋致敬,推出「海之美─海洋文化與台灣風貌特展」,展出一百一十一件(組)考古標本、民族學藏品及藝術創作,包括有名列國家「重要古物」的美麗玻璃飾品、蘭嶼達悟族傳統拼板舟、清末民初媽祖神像等,呈現台灣從史前到近代,不同人群與海洋互動所產生的智慧結晶。
十三行館長柏麗梅表示,活躍於一千多年前八里平原的十三行人就是典型的「海洋民族」,大海對他們來說不是阻隔,而是交流的通道。這次展品中有幾件名列國家「重要古物」的美麗玻璃飾品,「它們來自於世界各地,證明早在史前時代,跨海貿易就已深深地影響台灣的文化面貌」。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則說,台灣千百年孕育出的海洋文化、移民信仰,為台灣寫下精采的註解。而最盛行的媽祖信仰,即為與海洋關係密切的宗教活動,因此特別展出兩件清末民初的媽祖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