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左手扳倒煉金術 右手催生近代化學 化學之父 波以耳 文/胡妙芬、姚荏富 |2021.01.27 語音朗讀 23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也是自學出身的喔! 羅伯特·波以耳 1627 ~ 1691 愛爾蘭自然哲學家 圖/陳彥伶 為什麼大家都說波以耳是化學的「爸爸」呢? 因為從他開始,化學才真正變成了「科學」喔! 圖/陳彥伶 上帝 波波,你不喜歡我了? 波以耳 沒啦,我只是忙著做實驗…… 圖/陳彥伶 沒想到煉金發財虧更多!圖/陳彥伶煉金術真落後,難怪不成功~圖/陳彥伶最後的煉金術士 牛頓。圖/陳彥伶 文/胡妙芬、姚荏富同學們知道,人類歷史是如何從沒有化學的時代,「長」出化學這門學科來的嗎?有人認為,化學的始祖就是──煉金術。煉金術的英文是「alchemy」,而化學是「chemistry」,從它們名字的演進,就可以嗅出一點祖孫關係。但是,煉金術是追求黃金、財富與不老仙丹的夢想,散發著妄想、神祕、狂熱與江湖術士的氣味,怎麼會跟實事求是、講求實證的科學──化學扯上關係呢?同學知道什麼是「歹竹出好筍」嗎?又或者,至少聽過「青出於藍」這句話吧!西方的近代化學,的確是源於滿腦子發財夢的煉金術;而煉金術的起源,又要從古老又遙遠的埃及開始說起,整整橫跨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最後的煉金術士 牛頓其實,科學在早年是不分家的;研究物理的人往往也同時研究植物、動物、數學、醫學或化學……大科學家牛頓的物理成就輝煌,但化學成就普普,他被稱為「最後的煉金術師」。1727年英國大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死後,朋友才發現他留下了數百萬字的煉金術研究資料,原來牛頓晚年對煉金術十分沉迷。到了二十世紀後,後人用科學方法重新檢視牛頓的死因,也發現他是死於慢性汞中毒,讓人更加確定牛頓曾經狂熱的追求煉金術,但最終卻沒得到什麼成果。當然,在煉金術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不少狂熱的煉金分子真的很努力在鑽研各種技術、尋找修煉真金的方法。但是,有更多的人只是招搖撞騙的騙子,或是淪為幫助貴族發財聚富的工具。學而不思則罔最終,長達兩千多年的煉金實驗失敗了。但是,煉金術並不是毫無貢獻,沒有煉金術或許就沒有今日的化學。像是古埃及的煉金術師,早在西元三到四世紀時就提出了「催化劑」的概念;而王水、硝酸、硫酸等化學物質,也都是十三世紀末的煉金術士所發現的。他們間接了解酸的性質,以及其他片段的化學知識。但是,他們只知道如何調配,卻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也無法理解其中作用的道理。「點石成金、長生不死」,這些虛幻不實的夢想,經過長達兩千年的跌跌撞撞,也奪走無數人的生命後,終於讓世人慢慢覺醒過來。但是,要讓一整個世代與一整個世界的人,拋棄一套舊有想法並不容易。積重難返,深入民心的煉金術,究竟是如何被扳倒的呢?過去被視為煉金術分支的「化學」,又是如何凸顯出科學的價值,走上新時代的舞台呢?為什麼後來許多煉金術師,最後拋棄了煉金術的神祕思想,成為實事求是的科學家呢?這一切開始於一個名叫羅伯特.波以耳(Robert Boyle)的化學家,一個富二代、單身、有口吃、還體弱多病的英國人。波以耳能夠被後人尊為「化學之父」,足見他在化學世界裡的江湖地位有多麼的崇高。因為是他主張讓化學脫離煉金術,獨立成為一門科學,他也強調實驗的結果勝於雄辯,沒做實驗的空談根本不是科學。事實上,在波以耳生活的時期,本身就是一個叛逆心大爆發的時代,不只是他,許多知識分子都想掙脫「神」與「教義」的束縛,重回以「人」與「事實」為出發點的理性時代。 本文摘自《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親子天下出版(待續)編註:有些同學可能會想,從古至今,煉金術有成功過嗎?有人變成大富翁了嗎?有些科學家把造金的知識,以及方法都寫成論文公諸於世了,但沒有人想跟著做。因為適合使用的汞,在自然界中只占0.15%,非常珍貴稀有,而且每1公斤的汞只能得到0.73克的黃金!日本北海道大學曾有一位科學家提出構想,利用高能量的γ射線撞擊汞,能讓1.34公頓的汞,轉變成74公斤的黃金。可是,光是發射γ射線的「電費」,大約是新台幣41.3億元,而1公斤的黃金,則約是新台幣122萬元。同學們用膝蓋算一算,這是椿會發財的好生意嗎? 前一篇文章 分子學與生態學交鋒 下一篇文章 【冰河孑遺與慕斯的碰撞】 台灣山椒魚 與其快樂夥伴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粒子 大未來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頻率對了就共鳴巨蛋邀大家同樂全球巨蛋大比拚摩斯密碼二三事 作者其他文章【科學哪裡來 】數學、化學 雙俠列傳【科學哪裡來】 科學始祖── 泰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