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數學、化學 雙俠列傳 文/胡妙芬、姚荏富 |2021.02.02 語音朗讀 14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遠在挪威的一對科學家──古德柏格、瓦格,就是一對「數學+化學」的最佳拍檔。圖/陳彥伶 還記得嗎?化學是從拉瓦節(Lavoisier,詳見國二下理化課本)的時代,才開始注重測量和定量的。圖/陳彥伶 還記得嗎?化學是從拉瓦節(Lavoisier,詳見國二下理化課本)的時代,才開始注重測量和定量的。圖/陳彥伶 文/胡妙芬、姚荏富還記得嗎?化學是從拉瓦節(Lavoisier,詳見國二下理化課本)的時代,才開始注重測量和定量的。在拉瓦節出現之前,所謂的「化學」是連量都不量,所以也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好計算的。當拉瓦節開始提倡定量實驗的重要性之後,才出現所謂的「化學計量學」。起初,化學家只用到簡單的數學比例,至於較深入的數學概念,他們大多不熟悉,也不會用。不少化學家甚至這樣認為──數學是數學,化學是化學,化學已經夠複雜了,如果還用數學去考慮化學,可能使問題更模糊,所以最好不要使用、更不要依賴數學。不過,少了數學公式描述的化學,稱的上「真正」的科學嗎?有人認為稱不上。因為如果缺少了用數學公式的表達,化學就無法像物理那樣,成為一門精確、漂亮而又簡單明瞭的科學。物理作媒 親上加親還好,在19世紀中期以後,這種局面被打破了。化學家開始注意到化學平衡反應中的濃度、溫度、速率……彼此間都具有數學關係;甚至有數學家也開始加入化學研究的行列,使化學添上數學的翅膀,飛得更高、看得更遠。其中,遠在挪威的一對科學家──古德柏格、瓦格,就是一對「數學+化學」的最佳拍檔。古德柏格和瓦格是大學時期的死黨,一起上課、一起K書,還共同創立一個討論「物理化學」的小型俱樂部,感情真夠麻吉!不只這樣,後來古德柏格還介紹自己老婆的妹妹給瓦格。所以,他們不只是死黨、工作搭檔,最後還變成親戚呢!咳咳,話題扯遠了。話說,他們兩人有興趣的「物理化學」,是利用物理定律來解釋化學反應,如何形成各種化合物的一門學問。當時有些科學家認為,物理化學可能可以解開「化學親和力」、「化學反應方向」與「化學反應速度」等問題。啟發「化學動力學」年輕的古德柏格與瓦格,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1864年,古德柏格和瓦格向挪威科學院提出他們的報告,但是,他們的研究並沒有得到太多回響。直到1877年德國科學家奧士華(Ostwald),成功應用這個解釋自己的實驗後,科學界才開始重視。他們提出來的這個算式,後來還慢慢發展成一門稱為「化學動力學」的學問。「化學動力學」是「物理化學」的一個分支,集合物理、化學與數學的概念,專門研究化學反應的速率與反應的機轉。看起來,古德柏格與瓦格這兩位數學家與化學家的「雙劍合璧」,真的是效果超群!我們上周介紹的化學之父──波以耳,不是說過科學早期是不分家的嗎?或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也能用在科學研究上。進入19世紀之後,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數學家開始關心彼此的研究發展,合作的機會也漸漸增加。之後,同學還會看到──物理化學、化學物理、數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數學等各種交叉學科的出現,這代表科學又進步到一個新的階段。當化學家也開始用物理和數學的方法研究物質,化學的進展將有非常突破性的飛躍,接下來的新世界,相信我們很快就能看到了!(待續) 前一篇文章 看多手機 就看不清臉色 下一篇文章 【科學研究部】 暖暖包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4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5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6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7《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2025.08.0509【遇見荷】如荷2025.08.0510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父孫中山先生動物裡有超級奶爸 雙蛋黃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鐵雕藝術有前景漫談鐵這種元素 作者其他文章【科學哪裡來】 左手扳倒煉金術 右手催生近代化學 化學之父 波以耳【科學哪裡來】 科學始祖── 泰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