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科學始祖── 泰利斯 文/胡妙芬、姚荏富 |2021.01.20 語音朗讀 22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泰利斯 624BC~546BC 希臘哲學家 圖/陳彥伶 西元前624年,一個非常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在古希臘的小亞細亞門德河口的一座繁華城市──米利都(Meletos)誕生,他的名字叫做泰利斯(Thales)。這個孩子腦袋清晰、反應快速,泰利斯最常思考的題目就是:「自然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 圖/陳彥伶 西元前624年,一個非常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在古希臘的小亞細亞門德河口的一座繁華城市──米利都(Meletos)誕生,他的名字叫做泰利斯(Thales)。這個孩子腦袋清晰、反應快速,泰利斯最常思考的題目就是:「自然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 圖/陳彥伶 西元前624年,一個非常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在古希臘的小亞細亞門德河口的一座繁華城市──米利都(Meletos)誕生,他的名字叫做泰利斯(Thales)。這個孩子腦袋清晰、反應快速,泰利斯最常思考的題目就是:「自然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 圖/陳彥伶 文/胡妙芬、姚荏富西元前624年,一個非常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在古希臘的小亞細亞門德河口的一座繁華城市──米利都(Meletos)誕生,他的名字叫做泰利斯(Thales)。這個孩子腦袋清晰、反應快速,泰利斯最常思考的題目就是:「自然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為了尋找答案,年輕的泰利斯請教了當時的長老、智者,以及許多見多識廣的人,但是都只得到「不清楚」、「不知道」,這種令人洩氣的答案。直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說:「年輕人,去鑽研吧!老天不會辜負你的努力!去大自然尋找你要的答案吧!」於是,泰利斯帶著老人的話,展開了他的自然探索之旅。他用心的觀察身邊的自然變化,認真的思考萬物之間的關係。據說他的足跡遍布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在那裡學到了天文學和幾何學,並把幾何學帶回古希臘。他還學習土地丈量與占星術、預言日蝕的日期與時間,還估算出太陽的直徑,認定一年應該擁有365天…百無一用是書生?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對知識充滿熱情的泰利斯已經成為聞名的大學者,但是他仍不斷的思考:「自然究竟是什麼?它又是由什麼所組成的呢?」據說,曾經有人質疑:「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你看看,哲學家(也就是現代說的科學家)*都是窮光蛋,可見學習哲學一點用處也沒有!」為了反駁這種說法,泰利斯利用他最精通的天象觀察,預知到第二年的橄欖將會有大豐收;他用他身上僅有的一點錢,把當地全部的榨油器,用很低的價錢預租下來。到了第二年榨油器突然供不應求的時候,泰利斯就藉此賺了一大筆錢。泰利斯做這件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向世界證明──向大自然學習是很實用的。30歲時,泰利斯決定從商。他注意到小亞細亞的橄欖油非常貴,但在埃及卻非常的便宜。於是他買船,做起了跨海的橄欖油生意。在經商的過程中,他看到海天一色的壯觀景象,也見識到大海的浩瀚無邊與無窮盡的威力。由於水能夠汽化,也能夠凝固,所以可以將氣體、液體、固體的三種形態交叉變化,發展為各種萬物的樣貌,於是他把他在海上的所見所聞,套用在多年來不斷追尋的答案,最後終於得出了屬於自己的結論:「萬物都源自於水。」「組成自然界的本源就是水,水是形成自然萬物的最基本元素。」「世間萬物都由水而來,是水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的。」科學尚在休眠中泰利斯的理性思考,以及對天文、地理、數學等現象的觀察與理解,讓他成為許多學者學習的對象。在那個古老的年代,泰利斯是第一個撇開神和超自然力量,倡導用理性、邏輯去思辨,並用實際的觀察去解釋自然現象的人。換句話說,泰利斯建立了一個新的模式──用現實世界和大自然的術語來解釋人類周遭的變化,這就是「科學」的本質。泰利斯也被多數學者公認,是這個世界中科學與哲學的始祖。聽完泰利斯的故事,或許你會以為科學從此發芽、茁壯,很快就會長成大樹了。但事實不是這樣。真正的科學從泰利斯時代算起,還要經過一兩千年才會開花結果。這是因為泰利斯提出的科學概念畢竟還不成熟,而且當時的哲學家不是貴族,就是富裕的自由民,他們通常只願意進行「高尚的」腦力活動,不願動手「做實驗」。這是因為做實驗是勞力活,很像社會地位低落的奴隸才做的事,所以當時的科學大多只停留在高談闊論,沒有實驗根據,在發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待續)*編註:或許有些同學會認為,哲學跟科學聽起來差很遠耶!為什麼古時候的自然哲學家,會成為現代科學家的祖師爺呢?其實在現在的大學裡,「哲學系」通常設立在文學院,跟培育各種科學家的理、工學院好像相去甚遠。但事實上,過去的自然哲學家跟後來的科學家,探求真理的本質是一樣的──他們都在尋找「萬物的規律」,試圖找到能解釋大自然的現象,只是方法不一樣而已。過去的自然哲學家多半是透過「觀察」和「思考」來解決問題,但後來的科學家,則必須設計「實驗」,透過實際、可重覆得到的驗證來尋找答案。也因為這樣,後來任何領域的最高學位「博士」,英文都稱為Ph.D.或PhD,也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學博士」喔! 前一篇文章 善用甲烷登火星 下一篇文章 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9地震?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8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9【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完美數字學數字 也追求完美【考考你的智力】Arduino與七段顯示器電子數字8有奧祕低血糖補充什麼食物? 作者其他文章【科學哪裡來 】數學、化學 雙俠列傳【科學哪裡來】 左手扳倒煉金術 右手催生近代化學 化學之父 波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