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網路
文/呂慧齡
寒風冷冽,夜雨悄然,令人驚悸的鳴笛
,伴隨救護車急駛而過的引擎聲,劃破了拂曉時分的一片寧靜。藏身在溫暖被窩裡半夢半醒的我,不禁由衷地感謝救護人員犧牲奉獻的辛勞,也祝福傷患者能夠度過危難,平安健康。
腦海中浮現數年前的記憶,女兒鄭重地向我解釋,過去半年來假日經常不在家的原因,以及未來的假日也將經常不在家。
正值青春芳華的她,曾經細細琢磨《佛光菜根譚》:「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生命的藝術家,可以彩繪自己的人生世界;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生命的工程師,可以塑造自我的美好形象。」以此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產生共鳴,並感受到嶄新的啟示與鼓舞,激發了生命的活力。
已是職場上佼佼者的她,體會到與人為善的付出,是一種豐富自己人生的助力,想利用假日做些有意義的事。毅然突破悠閒的舒適圈,接受擔任救護車隨車義工的學長推薦,啟程生命中另外一個學習之路。
女兒表情認真地述說,自己的命運,應該要由自己去主導。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一種不自我設限的幹勁,讓靈慧的她半年來孜孜不懈,接受跨領域的專業培訓,不但強調理論與實踐要解行並重,更要通過應變能力、實務操作的嚴格考核。
「精進,可以無事不成。」十足的信心與擔當的勇氣,隨著歷練累積的純熟技能與果決判斷的智慧,終於隨願所成,考試取得救護車隨車義工的證照。
擔任隨車義工須事先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排班,從旁協助正職救護車的救護人員達成任務。女兒一語道出赤子之心,感覺自己就像電影中西裝筆挺的男子,聽聞不平之事,倏然化身成伸張正義的超人;更像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總是側身半坐,右腳著地,以方便隨時千處祈求千處應。
輪到女兒當班時,脫下飄逸的長裙,換上幹練的制服,在119電話旁嚴陣以待。當119的求救電話響起,迅速機靈地問清楚人事地點等,即刻通報並隨著救護車出勤救援。
由於經常面對事故中血淋淋的殘酷,也看盡在生死十字路口拉鋸膠著的痛楚,女兒深刻體會生命如薄冰朝露,因而更懂得把握當下,建立積極豁達的人生觀。隨著時日的推移,女兒擔任救護車隨車義工已有數年。
她神色自若地說,承擔救護的責任,是一種窮盡渾身解數,忙中不覺忙的體驗。在一次又一次艱辛的救護中,從未曾動搖以「將心比心、感同身受」的胸襟,傳遞對傷患關懷的初心。始終熱忱地綻放心燈,似暗夜光芒萬丈的燈塔,付出生命的真情善意,為不幸的人做緊急處置,讓傷病程度降至最低。
在佛化家庭的薰習下,女兒在救護時會默念「阿彌陀佛」回向給傷患者,為他們祝禱,將廣結善因好緣發揮得淋漓盡致。
女兒經常提到,「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更慶幸自己當初願意接受改造,才能創造如今寬廣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