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 叢林心生活 轉化生命 改變人生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1.01.23
2387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內一隅。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知念法師發心將來承擔國際弘法工作。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知康法師擔任實習糾察,學習關照學生的威儀。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大師的「佛教靠我」,鼓舞著葉慧 敏勇於承擔。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至今,已走過五十六個年頭,期間培育了無數佛教人才。報讀者除了台灣本地,更有來自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的青年學子,期能從中尋找生命的真義;也有學生因為創辦人星雲大師的一句話「讀佛學院不一定要出家」,而提起簡單行囊,給自己深入大叢林學習的契機。從如何照顧心念、如理思惟到弘法利生,歷經三年的沉潛,轉化自我生命。學生多能深刻感受到,改變自己,才是改變人生的開始。

就讀英文佛學系三年級的知念法師,從小在美國長大,畢業於佛州中央大學環保科學系,高中、大學時期活躍於佛光青年團。由於母親早逝,一次在學院晚課誦讀《父母恩重難報經》時,讓他心有所感。過去因為不認識佛法,不知道怎麼幫助母親,經過了佛法薰修,對父母的辛勞有了更多的理解與體諒。能夠體諒父母的心,進而體會到每個人的背後都有其故事與因緣,應予以尊重包容。

聽到大師在編輯《人生》雜誌時,受委屈、餓肚子,不但心中沒有怨恨,更發願日後普門大開,歡迎大眾來吃飯,這段故事令他深受觸動而發願出家。未來發願以語言專長投入國際弘法工作,化世益人。

寺院行政系三年級的知康法師,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古晉雙威學院會計系。就讀學院一年級時,毅然決定披剃出家。身為學務處公務生,在擔任實習糾察之際,要學習關照學生的威儀,過去不太敢面對大眾的他,也必須練習站在大眾前宣布事情。「第一次說錯話,當下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只要再練習,學習承擔,就能生起信心去做。」他娓娓說道,「我們剛進佛學院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把眼、耳、鼻、舌、身、心都收起來;練習收起來之後,老師要我們再次將眼、耳、鼻、舌、身、心打開,因為要去看、去聽眾生的需求,了解眾生的痛苦,才能幫助眾生。」

經論教理系三年級的葉慧敏,來自新加坡。還未入學前,曾隻身到英國倫敦大學留學,並取得藝術創作暨藝術史學士。畢業後返回新加坡,在政府教育單位工作五年。由於一心投入教育,常感到身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難題在於教授學生技能的同時,也要提升其品德,這當中卻充滿挑戰,令他不知所措。

在叢林學院期間,他也曾到訪緬甸、馬來西亞、印度的鄉間,看到貧窮孩子赤腳行乞,讓她忍不住落淚,自問:「為什麼同樣年齡的孩子,在新加坡能受教育,這邊的孩子卻要這樣生活,怎麼做才能平衡?」

如今,他在星雲大師的身上找到答案,更有了前進的力量:「大師自謙沒有受過教育,但他可以超越環境限制,大師可以,我也可以。」

葉慧敏第一次聽到大師說「佛教靠我」時,感到非常震撼,鼓舞著她勇於承擔領導者的角色。她說,「佛學院改變了我的處世態度,過去遇到不如意,常習慣抱怨人、抱怨環境;現在遇到困境,會思考解決的方式,用行動改變現況。」

招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