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原始佛教聖典 《阿含經》之修行思想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1.02.06
2253觀看次
字級
高明道教授以「三界火宅喻」為起點,切入《阿含經》解經。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來自德國的高明道教授,全程以中文授課。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慈惠法師指出,《阿含經》是原始佛教聖典。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於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邀請來自德國、在台教學數十年的高明道教授講授《阿含經》的修行思想。雖逢叢林學院寒假期間,報名學生仍很踴躍。高教授以「《法華經》的〈火宅喻〉到《阿含經》的一切燒然」為第一堂課程主題,透過「火」、「熱」、「燒」等詞,探討與對照佛教多部經典中輪迴、三毒、八苦等子題,形容人類處境的危險與恐怖。

課程最後以佛陀不顯異惑眾的故事,指出藉由佛法融入生命的實修實證,才能獲致解脫。高教授深入淺出的教學,讓同學更能了解《阿含經》的修行法門,並學習佛陀不捨眾生,殷勤教化的慈悲與平等。

慈惠法師於課程前說明,《阿含經》為原始佛教聖典,是研究佛學的重要基礎,而高明道教授更是國內少數研究《阿含經》的佼佼者,不僅精通梵語、藏文、巴利語與中文,更是一位落實解行並重,將學術研究與信仰修持完美結合的菩薩道行者。

高教授從《法華經》三界火宅開展,對照《大乘寶雲經》、《大方等大集經》、《眾許摩訶帝經》與《雜阿含經》中相同概念,探討佛陀如何以生死火宅、火坑與熾熱等相關詞,透過譬喻,明示眾生在貪瞋痴三火妄自造作,而墜入五趣輪迴不止的熱惱、苦痛。然眾生被「無明」覆蓋如同深眠,以苦為樂而不自知,感招惡報而深陷火坑,由此更彰顯聽聞佛法,以顯發智慧的重要性。

在《雜阿含經》中,提及佛世時比丘見女色起貪的問題,佛陀以「貓貍吞生鼠」為喻,講述吞生鼠的貓貍卻反被鼠食其內臟而亡,譬喻人逐貪火卻遭貪火反噬其身,教示修行人應善護根門,不要因為一時貪欲而引火自焚。

最後一堂課講述《長阿含經.堅固經》,一名長者三度請佛現神足通令大眾生起信心,佛陀三次應答「我終不教諸比丘現神足……但教弟子於空閒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在經中,佛陀並不鼓勵弟子展現神通,反而關注他們是否時時與道相應,自知自覺。

心得分享

經論教理系三年級/知維

課程中對「五欲」和「知」、「智」的理解,「覺悟」的真義等,有進一步的體會,收獲良多。

寺院行政系三年級/知康

五天的《阿含經》課程,讓我認識了聲聞乘的經典,是幫助我們透過內觀自省,進而明白眾生的需要。教授提到,菩薩也是需要經過調伏自己的過程,才能普度眾生,因此不要分別大小乘經典,因為一切都是佛所說的法。

專修班一年乙班/林勻筑

一切的存在都會有生滅變異,只因為錯謬認知,而被感官所蒙蔽。如見到美食,任由妄想馳騁而貪求執取,這就經中所言的「顛倒法」。

招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

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