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兩黨舉辦返聯、入聯公投遊行,前總統李登輝痛批不切實際,並問:「去遊行的人多,還是待在家裡的人多?」這個大哉問,點出兩黨都在誆老百姓,所以李前總統說老百姓很可憐。
人民為何寧願待在家裡
?直截了當說,操弄返聯或入聯對國計民生毫無助益,有年輕學子認為返聯、入聯不過是「外太空的產物」,他們關切的是,同樣大學畢業,為何台灣畢業生的薪資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一?
返聯、入聯的共通性都在責怪美國及中國的打壓,但與大陸一衣之隔的香港,若無大陸資金、觀光人口等的輸出,不會有今天的極速躍進,台灣的出口順差同樣也將相形失色,待在家裡的人腦筋冷靜,理解這個情況。
某人力銀行及創業網日前公布資料,指出有五成新鮮人及八成以上的上班族想自行創業,原因是工作難找,即使找到了,待遇也低到變成很難翻身的新貧階級,這些人認為,就算返聯、入聯成功,但對他們生活的改善、薪資的提高絕無幫助,所以與其去參加遊行,不如在家籌畫未來較實際。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結構的經濟體,在過去中小企業平均存活率為十五、六年,日前中小企業處公布二○○七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報紙標題說「四成活不過五年」,從十五、六年遽減為五年,而中小企業自始約提供七百四十萬就業人口,請問成功返聯或入聯,就能增加中小企業的壽限嗎?就能提供更多就業人口嗎?
兩黨舉辦返聯、入聯公投遊行,而又發生一家六口人吃一碗麵餬口、阿嬤帶著三個小孫靠剝蒜頭的微薄所得過活的慘景,不知返聯、入聯意義何在?
北山(台北市/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