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有台北市明星高中拒絕某南部國立大學校長演講,以免降低學校的台大錄取率,這反映了長久以來的大學教育問題。
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名校情結」,使得高中必須以國立大學,特別是一流大學錄取率,作為驗證辦學成績與校風的標準,而這種情結更影響民眾以分數作為大學排名的基準,以大學畢業證書決定學生的素質,忽略了各所大學有不同的專業領域特色,而學生會因所學是否紮實,而影響專業素養。
其次,由於近年來大學密度太高,及物價、學費高漲,加上少子化,家長不願學生離家太遠,學生在選填志願時,除了參考大學排名,還考量「是否離家夠近」,使已被民眾視為「大學高中化」的高等教育,更形成「大學社區化」現象,造成高等教育南北交流斷層。
若明星高中真是為了避免降低台大錄取率,而不希望學生走出社區,台灣的高等教育恐怕空具文憑,而不具課本以外學識與視野,加上台灣大學生已不再流行留學,也難得有交換學生機會,影響所及,不僅學生的視野退縮到僅有「社區」,在知識的求取、交流更缺乏向國際大師學習,這對大學教育不是好事。
仝檠(新竹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