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 福安坦洋村 文/記者巫奕龍 |2021.01.16 語音朗讀 18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福安市的坦洋村,是個歷史文化名村,直到現在,走進坦洋村,隨處可見的清代風格民居、茶行、炮樓、廊橋、祠堂,訴說與印證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 圖/新華社 坦洋村舉行坦洋工夫鬥茶展示會,品茶師品鑑參賽的各款坦洋工夫紅茶。 圖/新華社 坦洋工夫鬥茶展示會上,品茶師觀察茶葉外形。 圖/新華社 2019年1月,坦洋村入選第7批中 國歷史文化名村,當看到這一座牌 樓,就知道坦洋村到了。圖/新華社2019年,直徑2.022米、重1851斤的「鳥巢茶.坦洋工夫」紅茶餅亮相後,啟程前往北京奧林匹克塔。圖/新華社在寧德福安市坦洋村裡,家家戶戶都忙著茶事。 圖/新華社 文/記者巫奕龍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福安市的坦洋村,是個歷史文化名村,直到現在,走進坦洋村,隨處可見的清代風格民居、茶行、炮樓、廊橋、祠堂,訴說與印證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一座雕樓,牆掛「信封」,上書地址「中國坦洋」並蓋郵戳。「當年,坦洋工夫名揚天下。」在閩東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村口,村支書李欽說,「寄坦洋的信,只要寫上『中國坦洋』就行了。」如今,發端於坦洋村的坦洋工夫紅茶正在重振雄風,助力茶農致富、鄉村振興,推動福安高質量發展。風行世界遺韻猶存走進坦洋村,濃郁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隨處可見的清代風格民居、茶行、炮樓、廊橋、祠堂,無不訴說、印證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坦洋村民世代以茶為生。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茶商胡福四、施光凌以當地菜茶試製紅茶成功。自此,經過晒青、搓揉、發酵、烘焙、篩分、揀別、復火、勻堆等複雜工序精製的坦洋工夫,風行世界,西歐尤甚。一九一五年,坦洋工夫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隨著坦洋工夫聲名鵲起,各地茶商接踵而至開設茶行,坦洋遂成茶葉集散地,鼎盛時期擁有茶行三十六家、雇工三千多人。坦洋工夫紅茶創始人之一施光凌所創豐泰隆茶行舊址橫樓,如今設了坦洋工夫歷史文化展示館,展示著當年各大茶行發行的便於結算與攜帶、甚至作為小額紙幣流通的茶銀票。一八五三年,清政府同意閩茶在福州碼頭出口,自此形成了以福安賽岐港為起點、主運坦洋工夫的「海上茶路」。然而,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一再影響出口為主的坦洋工夫,尤其是二戰期間海路受阻,一代名茶坦洋工夫漸趨式微。薪火相傳從未停歇坦洋工夫紅茶幾經沉浮,但薪火相傳,從未停歇。福安山清水秀,生態優越,具有發展茶業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茶產業是福安最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全市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依託。一八九○年代初,坦洋村開山種茶,面積短短幾年增至三千多畝。駐村第一書記繆增穎說,全村現有茶園四千九百多畝,戶均十三點四畝,全村八成以上人口涉茶,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逾人民幣二萬元。二○○六年秋,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舉辦坦洋工夫茶新聞發布會,標誌著坦洋工夫在當地政府大力扶持下,再獲新生。張錦華原來對坦洋工夫知之甚少,但當地政府重振坦洋工夫的熱情感染了他。二○○八年,他傾盡所有成立了福建新坦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闢有機茶園,創高端品牌,茶旅融合。去年四月,新坦洋研製的坦洋工夫茶感官分級國家標準樣品獲批發布;不久前,新坦洋獲批設立博士後工作站。與張錦華不同,今年七十五歲的高級茶藝師傅佛華出身工夫紅茶世家,八歲就開始做茶,至今製茶不輟。二○○九年,他成立福建老傅坦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七成產品出口。「坦洋工夫是金字招牌。」這位對工夫紅茶歷史爛熟於心的老茶人說。此外,愈來愈多年輕人涉足茶業,帶來了新的經營理念和業態。「九○後」林晶晶在父親創辦的茶業公司負責新媒體板塊,還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她致力於發展電子商務,推出杯裝茶、紅茶餅等新穎款式和搭配。「我們的銷售、設計團隊在北京,在福安有二千多畝基地。」她說:「現在電子商務已成為公司銷售主渠道。」作為中國大陸十大重點產茶縣和紅茶之都,福安現有茶園面積約三十萬畝,二○二○年毛茶產量二點八萬噸、產值達人民幣十七點六億元、綜合產值為人民幣九十億元。打造特色小鎮產業與茶文化做連結重振雄風,建設茶業強市,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福安「十四五」發展目標之一。以坦洋工夫紅茶為代表的茶業在福安舉足輕重。全市二十四個鄉鎮四百四十七個村都產茶,從事茶業的工作人員占全縣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農民人均收入的六成左右來自茶業。要想振興福安鄉村,關鍵之一在於振興茶業,唯有穩定提升茶產品質量,是福安茶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因此,福安市政府提出,要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強化茶葉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茶葉品質,推進茶產業可持續發展。要繼續推進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推進生態茶園建設,發揮擁有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優勢,重點推廣金牡丹等優新品種,創建茶產業大數據中心。針對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則規畫建設茶葉集中加工區,打造茶產業的「航空母艦」。要充分發揮市農墾集團龍頭帶動作用,推動企業集群抱團發展,加強茶產業技能培訓,引導企業提升研發、生產加工,以及市場營銷水平。延伸產業鏈,導入新業態,是另一重要著力點。福安市提出要打造茶產業鏈閉環(反饋控制系統),深入挖掘坦洋工夫茶文化內涵,將茶文化、茶產品與茶莊園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產業融合體系,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也就是農產品生產業、加工業和銷售服務業融合發展。當地市茶葉局局長溫鈴光表示,福安將整合坦洋茶場、坦洋村、省茶科所、智慧茶谷、白雲山地質公園等豐富的自然、文化、社會、科技、產業資源,打造集茶葉種、產、研、銷、文、旅、養於一體的核心區。與此同時,完善坦洋茶谷文旅精品線路,用三年時間投資人民幣五千多萬元打造坦洋情意村。福安還將把坦洋村所在的社口鎮打造成成中國紅茶特色小鎮,「十四五」期間全市建成五家以上較高標準的茶莊園。在二○二○年十月舉辦的全國茶葉加工工(精製)職業技能競賽中,福安選送的三名選手分獲第二、四、七名;不久前福安獲評全國茶業生態建設十強縣。溫鈴光說,扎根於福安茶業的肥田沃土,百年品牌坦洋工夫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前一篇文章 大陸產業發展 隱形冠軍 企業的啟示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蘇州河從黑臭煥發新生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