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風俗》黃河邊上吹羊皮

◎參簡 |2007.09.17
378觀看次
字級

羊皮筏被譽為黃河上的「流動文化」。自古以來,黃河上就漂著兩種皮筏子:

一種是牛皮筏,它編圓木為排,下拴數十個牛皮囊,載重可達數十噸,多用於貨運。

另一種是羊皮筏,它的「體形」較小,負重亦較輕,是以客運為主。

而用羊皮筏送人渡河,流行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的黃河沿岸。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浮,己有二千多年歷史,成為黃河上的一大景觀。

製作方法是將羊皮整個扒下來,把四條腿和兩頭一扎,再用嘴巴把氣吹滿,就成為一個氣囊;十幾只氣囊拴在一起,上面再綁一個大木架子,羊皮筏就做成了。筏子上的木頭則用既防腐又有←性的柳木做成。

為了防止羊皮囊漏氣,製作皮囊的時候要在裡面放胡麻油。放的時候用嘴含一口油,對著一條羊腿的孔吹進去,還要放鹽水,這樣才能保證扎口不漏氣。

划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稱為「筏客子」,他們可不是省油的燈,個個都是有多年經驗、身懷絕技的好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