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荻檜垣紋筆洗形割圈足茶碗:碗身刻線上塗抹白土的三島手裝飾,圈足也是切割三處的造型。

▲綴目碗 可輕鬆享受抹茶樂趣的茶碗。碗身有豪氣的刷毛目紋樣,令人印象深刻。
在茶道世界中,有所謂「一樂二荻三唐津」的說法,荻燒茶碗長久以來一直備受寵愛。延續了四百年的傳統之美,至今仍生生不息。
荻燒茶具是愈使用就愈能體會其風味。
荻燒的特徵
*由毛利藩的官窯開始的松本荻與深川荻,持續傳承著萩燒的傳統。
*引進朝鮮半島高麗茶碗的風格,燒製井戶手、粉引手、筆洗形、割圈足等特色的茶碗。
*「荻之七變化」,荻燒的器具使用後,會產生微妙的變化,這點極具魅力。
荻燒小檔案:
所 在 地:山口縣荻市、長門市
傳統特徵:始於荻藩的官窯,燒製以茶碗為主的茶陶。
傳統顏色:白荻之白、紅荻的黃綠色。使用久了,顏色會有微妙的變化。
傳統製造:仿製高麗茶碗的井戶、粉引、雨漏、熊川、雕三島等造型。
肇始年代:慶長九年(一六○四年)由朝鮮陶工李勺光、李敬兄弟開窯。
*井戶:最高等級的高麗茶碗,朝鮮李朝所燒製,並帶到日本的茶碗。
*雨漏:高麗茶碗的一種。茶碗內外有近似漏雨的斑紋而得名。
*熊川:也是高麗茶碗的一種。碗口外翻,碗身成圓筒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