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經濟K型成長的挑戰

 |2021.01.03
2914觀看次
字級

揮別多災多難的二○二○年,從比較基期低、各國為搶救疫情紛紛印鈔票、大撒幣,到疫苗陸續推出可望緩解疫情等因素來看,展望二○二一年的經濟,復甦有望是世人普遍的預期。不過,全球經濟潛藏著各國債務風險加劇、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日益明顯;對台灣來說,尤其需要關注在電子科技業一枝獨秀之下,對投資,以及就業市場的實況追不上經濟復甦的扭曲現象。

據各主要經濟機構新近發布的訊息,有些新興國家與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優於預期,因此二○二一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擺脫前一年的負值,轉為激勵人心的正值。如HIS Markit預估,今年全球的經濟將成長百分之四點二,新興國家為百分之五點七,大陸是全球最高,為百分之七點四,先進國家也有百分之三點二的水準;台灣為百分之三點四,優於南韓的百分之二點一,遜於新加坡的百分之四點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為百分之四點二;國際貨幣基金(IMF)更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反彈至百分之五點八。

中華經濟研究院預估,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七三;中研院則預期今年台灣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可望達百分之四點二四。

而在這一片正面樂觀的預期中,卻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就是全球大舉債的後遺症,將逐步顯現。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持續推出規模空前巨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而其預算往往來自發債,因此二○二○年政府和企業的舉債規模已快速擴增。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新發布的資料顯示,二○二○年全球債務增加了二十兆美元、達到二百七十七兆美元,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三百六十五,也就是說,全球借的錢是生產力的三倍之多,這是歷史的新高紀錄。

其中問題最嚴重的是美國。美國去年企業和政府迄今發行了創紀錄的九點七兆美元債券和其他債務;而總統當選人拜登已表示,上任後還會推出金額達數千億美元的新紓困方案,因此可以預料,美國的債務仍然會持續增加。

蔡政府在二○二○年也因紓困方案和大量軍購,不斷增加舉債。總計今年已舉債四千六百億元,占歲出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六,已超過應有的舉債額度。舉債必定會壓縮未來發展的動能,這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隱憂。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議題是貧富差距變得更為嚴重。許多經濟學者和投資專家都預期,二○二一年將出現「K型反彈」,所謂的K反彈意思是富者愈富(K向上走的那條線)、貧者愈貧(K向下走的那條線)的趨勢。今年台股指數上漲百分之二十二,平均每位股民賺了四十一萬元。問題是,這只不過是平均值,落實到小額投資人和散戶,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賺到了這麼多錢?而沒有投資股市的人,當然更沒有機會享受到財富大增長的榮景。事實上,根據主計總處的調查,台灣的貧富差距已來到了歷史新高,家戶所得最高與最低的差幅超過了六點一倍;真實的情況是一半的財富是集中在最高百分之一人的手裡。

貧富差距的問題也來自於台灣經濟過分仰賴資通訊產業(ICT)。ICT產品的出口占比高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二,單單一個半導體產業就貢獻了百分之十五的GDP,但是就業人口僅占百分之七不到。占台灣就業人口超過七成的服務業和傳統產業類的勞動者,負擔了台灣絕大多數家庭的生計,前景卻遠不及ICT耀眼,失業和無薪假人口正在增加中。這是政府絕不可忽視的重大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