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第二屆得主阮劇團,打造史詩級台語鉅作《十殿》,融合台灣五大奇案──陳守娘顯聖、呂祖廟燒金、林投姐、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的故事元素,重新建構出十段故事,整齣戲分為〈奈何橋〉與〈輪迴道〉,兩部互為因果表裡關係,全長共五小時,明年四月起將在北、中、南巡演。
阮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汪兆謙表示,「《十殿》是阮劇團創團以來規模最大的作品,花了相當多的精神與力氣去探究信仰、道德、人性之間的眾多難題,也請到戲劇顧問與民俗學者替整個劇組進行工作坊,深層探討生死哲學、社會結構、鬼神之說等,歡迎觀眾進劇場,看我們身邊真實在發生的故事。」
背景發生於一九九○年精華地段的住商混合大樓「金國際大樓」內,並援用台灣民間的十殿閻羅的陰司信仰,將人世間的愛恨嗔癡化作地獄的隱喻,探討惡的各種形式,描繪人們面臨的道德困境和倫理難題,呈現大社會縮影。
編劇吳明倫分享,劇中共有近三十個角色,每段故事中的重要人物,都會與另一段故事有所關聯,〈奈何橋〉說的是這些人三十年前的故事,〈輪迴道〉是現在的故事,他們在〈奈何橋〉種下的因,會在〈輪迴道〉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