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研究領域耕耘十多年、學術成果明顯晉級的優秀「學術中年」,明年起也有經費更高的進階研究計畫可申請了。科技部昨宣布學術中堅人才政策,未來四年編列四十四億元,從人文、工程、自然、生命科學四大領域中各補助七到十件研究計畫,經費從每年五百萬元到一千五百萬元不等,是一般專題研究的十倍。每次補助期程也從一般專題研究約一到三年,提升到三年以上。
科技部長吳政忠推動獎助的「學術中年」,是國內學術界失落的一代。科技部次長林敏聰描述,此計畫受惠對象大多正值中年,已在學術界耕耘十年以上,是學術中堅人才。他們當時從國外留學回台,努力拚到學術有成,卻發現政府因應年輕人才流失,投入更多資源獎勵年輕學者。
為了支持這些學者投入更進階的研究,科技部區分自然、工程、人文、生命科學四領域,明年起每年選出七件到十件不等的研究計畫,其中人文領域每件約補助五百萬元、工程領域約七百萬元、自然領域約一千五百萬元,生科領域依計畫內容,也有機會達千萬元。其中自然和生科補助已行之有年,並將持續,而工程、人文領域補助則從明年起開辦。
林敏聰解釋,在此之前,學者無論執行初階或進階研究計畫,主要都是申請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的一般專題研究,每件每年經費約一百萬元,補助期程也僅一到三年。相較之下,科技部推動的中堅人才方案,補助經費更高,補助期程也更長,讓學者有機會投入國際級研究。
而在年輕人才部分,科技部雖規畫讓過去的愛因斯坦、哥倫布等年輕學者計畫逐步退場,不過另提出二○三○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獎勵新秀學者、優秀年輕學者、國際年輕學者,每案每年獎助五百萬元到一千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