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拯救清淡的生意,全國數十家豬肉進口業者昨天連署自救,宣示保證不進口萊豬,並落實產地標示。圖/中央社
萊克多巴胺豬肉不到一個月就要開放進口,全國數十家豬肉進口業者昨天連署宣示不進萊豬、落實「無萊」標示,連署發起人李春來說,明年市場上應該就不會看到萊豬了。對此,行政院表示尊重並樂觀其成,在野黨團則要求政府帶頭落實標示。
全台約有一百多家豬肉進口商,約有八成參與連署。李春來表示,此次都是中大型業者參與連署,市占率達八成五,具有代表性,將不進萊豬、自主標示無萊劑,他先前曾跟食藥署反應,可比照基改、非基改作法,強制要求進口豬肉標示有無萊劑,但食藥署說會導致貿易歧視,既然如此,食藥署也可公布進口萊豬的業者名單,回歸市場機制、公開資訊讓民眾選擇。
昨天上午就不斷有官員放話,導向業者是挺政府,為政府的開放政策解套。行政院祕書長李孟諺說,業者基於商業或消費者權益考量所做的自主性標示,是屬於商業行為,行政院會尊重並樂觀其成。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鼓勵自主標示。
業者怨政府都沒照顧
不過,李春來強調,連署跟政府一點關係都沒有,政府根本沒照顧,業者怎麼可能幫忙政府解套,「現在是要讓社會恢復信心,不希望被誤解」,原本還有官員想到場旁聽,但都被拒絕。
李春來說,生意掉兩成多,「快被政府害到沒命」,是為了自救才站出來宣示,與會的進口豬肉商都會維持原本進口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就是希望挽回消費者信心,不然下游廠商、食品商都不下單採買了;而且政府宣布開放萊豬進口後,產業界都跟他抱怨標示很難。
在野黨籲協助訂規範
對於業者的自主行動,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請政府行政指導,協助業者訂定自律規章、準則,只要簽署準則業者,就由政府發標章認證,並修食安法比照假由事件後對違法添加物標準訂罰則規範。
林為洲說,只要標章機制建立,未來沒標章的進口肉品商就可能是萊豬,要追肉品來源就可以行政查核確認;若簽署準則廠商違背規章或承諾,就比照假油事件最重開罰兩億元,「要真的做,不要欺騙消費者」。
時力黨團總召邱顯智也表示支持。他說,進口豬肉業者迫於生計,自主落實標示,走在政府前面,可見消費者對於對於食品安全的期待,行政機關應負起國家訂定標示規範的責任。
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指出,若各家自己標自己的,要民眾怎麼相信買到的豬肉真的沒萊劑,呼籲政府就算不願用立法來標萊劑,也要輔導業者訂定出統一、有公信力的萊劑標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