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磚博物館設計的花磚,提供日本大阪SPA業者打造花磚空間。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
台灣花磚博物館設計的花磚,提供日本大阪SPA業者打造花磚空間。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台灣花磚由日人引進,在台灣建築史上壽命不長,但豐富的花色未受人遺忘。位於嘉義市林森西路的台灣花磚博物館,不僅為日本業者設計花磚,更吸引NHK電視台製播專題介紹。
館長徐嘉彬及一群愛好花磚藝術的年輕人,將二層樓檜木造老屋改造為博物館,展示他們花二十年蒐集的大量花磚,其中不乏從拆建老屋的怪手下搶救而來。
逾不惑之年的徐嘉彬表示,他對花磚的熱情始自大學,當時女友家有座花磚老屋,讓他對花磚產生興趣,開始拍照、蒐集台灣各地的花磚老屋,甚至直奔老屋拆除現場,撿拾屋主不要的殘磚破瓦,小心修復。
20年蒐4千片 成立博物館
與女友結婚後,徐嘉彬沒有放棄這項興趣,二十年來花費心血,與同好共蒐集約四千片花磚。二○一五年,嘉義市進行舊有建築活化再利用,徐嘉彬與同好將原是木材行的建築改造為花磚博物館,還意外發現這座檜木建築曾出現在嘉義畫家陳澄波筆下。
徐嘉彬指出,台灣花磚約一九一五年由日本引進,由於採純手工製作與釉燒,即便是同一批成品,也有成色、筆觸等差異,每片都是獨一的藝術珍品。
百年前花磚得之不易,價格不菲,能在建築物鑲上花磚的人家可謂非富即貴。二戰爆發後資源匱乏,花磚停產,因此花磚在台灣建築史上只有二十年左右。
如今貼有花磚的台灣老屋,可能改建或因都更拆除,所幸徐嘉彬等人救回一些花磚,甚至因此認識一群怪手司機。
徐嘉彬說,這群怪手司機很可愛,有時突然送來一批花磚,說是從老屋拆下的,希望花磚團隊好好保存,令人感動。
台灣花磚博物館成立後,除了有不少教育團體前往參觀、體驗花磚製作,也在海外打下知名度。日本大阪的SPA業者,就請台灣花磚博物館設計五千五百片花磚、供打造花磚SPA空間,並設電視牆介紹台灣花磚博物館。
日本NHK電視台最近也播出台灣花磚博物館專題,介紹館方如何保存、發揚花磚文化;還有日本出版社洽詢,想為台灣花磚博物館的館藏出版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