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哲學】 印刷─書籍社會的誕生

文/馬丁.勃克哈特 中譯/麥德文 |2020.11.30
3075觀看次
字級
本文摘自《街角遇見哲學》,遠流出版

文/馬丁.勃克哈特 中譯/麥德文

十五世紀四○年代,麥茲的印刷師約翰.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1400-1468)設計了活版印刷——在半世紀內,所謂的哥德歐洲(Gotisches Europa,也就是到處都蓋了大教堂、建立大學的時期),大舉進行書籍複製。

十四世紀,一座擁有十四冊書的圖書館就能聞名全國,因為在當時,單一本書的價格相當於工人一年的薪水,裡面還有豐富的圖片;然而十五世紀末,就已經有超過一百萬本機械印刷的書籍流通。

要是專注在偉大的個人身上,也就是突顯單一行為者古騰堡的發明,那麼就會慢慢明白,這項發明毋寧是個漫長發展的累積點。此一發展的開端在十二、三世紀,歐洲繼齒輪技術之後,到處都建立紙張磨坊,破布在磨坊裡轉變成最細緻的紙張。

這大幅降低了複製書籍的成本,從前為了製作單一本書(以羊皮或牛皮——小牛腹部的皮製成),必須犧牲一整群家畜。大學的建立也促成書籍流通。

人們發明所謂分冊系統,手稿不再整本由單一謄寫人繕寫,而是分成個別片段,交給不同的謄寫人抄寫。以這種方式能明顯加速手抄的過程。因為對手寫稿的需求相應增加,從一四一○年起,書籍就以木版印刷。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古騰堡究竟做出什麼特殊貢獻,他所使用的活版畢竟早已被用在螺旋壓力機上。

以某個觀點來看,說古騰堡發明活版印刷算是正確方向。除了他把所用的鉛版設計成同樣大小,也就是使它們得以被運用這個事實以外,他的創新在於冶金學:他以極堅硬的鋼製作沖床,又用這個沖床以較軟的鋼做出鏡像而且刻痕深入的沖模。這個空心的模被注入液態鉛,冷卻之後成為鉛版。

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成功,乃是因為多次反覆翻製可以製作出任意數量的同型鉛版。這正是從前為了應付較大印量所用的木版印刷的極限:印刷過程愈頻繁,印刷品質就愈差,因此產生我們今日在技術再製方面所說的世代損失。

就精神面向而言,書籍印刷有個奇特的現象:即使知道印刷的過程,但它卻無法散播到世界某些地區。

在中土地區,活版印刷比古騰堡的發明,早幾個世紀就已經流通。導致機械印刷在中土沒有未來的原因,當然在於紙張由皇帝配給,連帶知識也被上位者控制。除此之外,對漢文書寫系統而言,超過幾萬個符號——活版印刷並不特別實用,因為所使用的排版箱一定非常多。

比起中土印刷術的停滯,更值得注意的是自願避免使用機械印刷,好比在俄國,或說整個受到當時拜占廷帝國影響的地區,這些地區充斥的是宗教性的抗拒。

俄國人在十七世紀還討論,除了《聖經》之外,印刷其他世俗書籍是否會使《聖經》失去其神聖性。阿拉伯世界,長久以來早已接觸歐洲技術,則有著更深刻的抗拒。

第一部完全以阿拉伯文印刷的書籍是一本祈禱書,印製於一五一四年的義大利。一七一四年只有十七本阿拉伯文書籍,且全部都只有小印量。十九世紀初,埃及才獲得一部印刷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