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專題15】 紫禁城的六百年 循著自然節律呼吸

文/劉夢雨 |2020.11.28
1898觀看次
字級
為慶祝建城600年,舉行「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圖/新華社
故宮金水河。圖/新華社
藍天白雲下的故宮角樓,遊客緊抓拍攝角度。圖/新華社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愈來愈多的遊客熱 中穿著古裝遊覽。 圖/中新社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 年」展開幕式上致辭。圖/新華社
1933年版的故宮日曆。圖/新華社
故宮太和殿上的脊 獸,這一組脊獸是康熙 34年(1695)重建太和 殿時的原件。 圖/中新社

文/劉夢雨

永樂十五年六月,公元一四一七年,正值溽暑。數萬名南北各地的工匠,被徵召到北京,集合在原故宮遺址東邊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準備在這裡破土動工,興修一座新的宮殿。

在此之前,這項營建工程已經籌備了十一年之久。從永樂四年開始,採木鑿石,籌備物料,疏濬運河,集合匠役,到這個夏天,終於諸事齊備。

三載興工,一座空前宏偉的宮城誕生在順天府。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元月,明成祖朱棣下詔,正式遷都北京,將皇宮遷入了這座集百工之大成的紫禁城。

時隔六百年,昔日的紫禁城已經成為北京故宮,而原先用於舉行重大典禮的午門城樓,也早已被改造成一座現代化的展館。二○二○年,金秋時節,午門城樓上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正式開幕,在西雁翅樓、正樓和東雁翅樓三個展廳裡,用十八個重要時間節點回顧紫禁城的歷史,以紀念這座宮城過往的六百年歲月。

建造紫禁城的人們

中國有許多舉世聞名的古代建築,卻沒有一位舉世聞名的古代建築師,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紫禁城無聲的一磚一瓦背後,曾經站立著怎樣一個個鮮活的身影?這個繞不開的問題,至今仍然沒有太清晰的答案。

為了讓觀眾感知到歷史敘事背後的個體,西雁翅樓的策展團隊在講述紫禁城肇建歷程時,著意從史料中打撈出了若干值得記住的名字,作為這支龐大營建隊伍的代表人物,他們的生平,也與這座宮城的營建歷程密不可分。

正式動工營建北京城時,朱棣委任的總負責人,是一位名叫陳珪的官員。他是隨明太祖馬上得天下的一名虎將,封泰遠侯,受命之時已經年逾八旬,因此還有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擔任他的副手。他們三人共同主持了這項龐大的工程。

工部侍郎吳中和太監阮安擔任督造官的角色,提綱挈領,為工程做出總體擘畫。而具體的規畫與建築設計,則交由執掌營繕的工官負責。工官之中,貢獻最大的一位,是官階並不高的蔡信。有學者推測,他很可能是北京紫禁城營建工程中最重要的設計師。

同樣不可或缺的職務,還有負責採辦木料的採木官。這項任務由工部尚書宋禮、吏部右侍郎師逵、戶部左侍郎古樸等幾位官員共同承擔。他們分頭趕赴各個木材產地,率眾進山採木,拽運至碼頭,再由水路押運到京。這是一項格外艱巨的工作。

而這場營造工程的參與者中,為數最多的還是無名的匠役。永樂時期營建北京,役用的勞力多達百萬之眾。他們之中,有些是工匠,有些是軍士,還有許多是從普通百姓中徵發的民夫——連年在京供役,只領取微薄的口糧。如此浩大的建築工程,終究也是這些普通人一斧一鑿、一刨一鋸的辛勞所積。他們之中,卻沒有一個人留下自己的名字。就連營建工程的主持人陳珪也沒能出席遷都的盛典。當年他以八十五歲高齡,於前一年病逝於北京,沒能來得及親眼見到這座宮殿落成的輝煌。

建築設計師的草圖

在正樓的建福宮展區裡,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展品,是一張墨筆勾畫的建築圖紙:《添蓋撫辰殿建福宮等地盤並立樣尺寸糙圖》。所謂「地盤並立樣尺寸糙圖」,用今天的建築術語來說,就是標有尺寸的平面草圖和立面草圖。

一眼看去,這張圖顯得頗為凌亂,一尺見方的紙面上,用墨筆勾畫了許多建築圖樣,又加註了好些潦草的文字。普通觀眾恐怕會看得一頭霧水。

而在研究者眼中,這張草圖卻生動地記錄了一次建築改造工程的設計思路——要在原有的建築基礎上添蓋出三間正殿,台基怎麼定尺寸,牆面怎麼開窗?屋頂是做卷棚式還是廡殿式?

匠師草草勾勒的手稿,反映出的正是頭腦中這些推敲琢磨。一座建築的雛形,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浮出紙面。這張草圖的出處,其實不容小覷,那就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的樣式雷建築圖檔。

內務府樣式房,是清宮中負責營建事務的設計機構,用今天的話說,相當於「皇家建築設計院」。執掌內務府樣式房的雷氏家族,雖然不是紫禁城的始建者,卻一代又一代地承擔著這座宮城的修繕和改造設計任務。

長年的設計工作,自然積累下大量圖紙與檔案。這些圖紙中,既有呈送御覽、繪製工細的「呈樣」,也有匠師自己推敲設計用的「糙樣」。從檔案記載來看,當時樣式房的工作強度相當之大,常常數日之內就需要完成全套方案的設計或修改,效率令人驚歎。

一張張反覆修改的圖紙,記錄下紫禁城建築一次次的格局更迭。這些時間的痕跡,在梁架和磚瓦之間日漸湮沒,卻被潦草的墨線與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探尋紫禁城建築往事的線索。

此次展覽中呈現的幾張圖樣,在留存至今的兩萬多件樣式雷圖檔中,只是滄海一粟。對於這些圖檔,全面的解讀工作當然是留給專業研究者的任務,普通觀眾卻也不難從中得窺古代建築設計師們晝夜趕圖的辛勞。

仙人走獸、故宮日曆

見證古建築的歷史

屋頂上的仙人走獸,匠人口中叫作「小跑」,是古建築愛好者津津樂道的主題。問起為什麼每個房頂上的小動物數量不一樣,每個古建築發燒友都會告訴你:走獸的數量必須是陽數,視建築的等級而定,一般有三個、五個、七個、九個不等。而能夠破例使用十個走獸的建築,全中國只有一座,就是紫禁城裡的三大殿之首——太和殿。

這些小動物的模樣不一,只是平時蹲在屋頂高處,遠遠望去,很難看得清楚。這次大展特地從庫房中請出了一整套太和殿的仙人走獸,給好奇的觀眾一次近距離觀察的機會。

實際上,這套蹲著小動物的瓦件並非純粹的屋面裝飾,也不只用來昭示建築等級,它們原本的功能在於防水——遮住兩坡瓦壟交匯點,保證雨水不會滲入屋面。

展廳中這套仙人走獸的年齡,雖然不及西雁翅樓裡的瓦件之老,卻也已經有三百多歲了。它們誕生於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的太和殿重修工程。當時,太和殿因遭雷擊而焚毀已經十多年,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反擊沙俄、征戰噶爾丹之後,眼見天下已定,終於興工重修太和殿。這套燒造精美的琉璃瓦,不僅見證了清中葉的琉璃工藝水平,也是康熙年間疆域一統、國力鼎盛的象徵。

古董版《故宮日曆》

在東雁翅樓展出的諸多檔案和圖籍中,有一本小冊子顯得格外別緻,這就是一九三三年北京故宮出版的《故宮日曆》。當時古物館的資深編輯、書畫專家馮華從故宮文物中遴選出一批精美圖片,別出心裁地編輯成一本日曆,既可當曆書用,又能每日欣賞一件文物。日曆面世後,在文人雅士中好評一片,被梁實秋先生譽為「日曆中最佳之作」。

如今廣受讀者歡迎的《故宮日曆》,其版面與裝幀設計,是復刻自一九三七年的版本。而此次展出的故宮日曆則是一九三三年的第一個版本。

午門城樓上,策展團隊在每個展廳的出口和入口處,裝飾故宮不同季節的照片,隱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古老的紫禁城建築,也如同宮苑中的一草一木,循著自然的節律呼吸、更迭,逐漸融入山川與歲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