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內政部本周發動第二波預售屋聯合稽查行動,調查七個縣市共二十一個預售屋建案,發現其中二十案仍存在紅單(購屋預約單)交易、契約書違規及不合格代銷等缺失,不排除年底前展開第三波稽查行動。
由於炒房歪風備受關注,內政部十月底會同行政院消保處及地方政府發動預售屋聯合稽查行動,此次聯合稽查則於十一月二十六日發動,並加入公平會稽查聯合行為。
內政部表示,本次聯合稽查地區包括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七個縣市,稽查結果發現,紅單交易十分普遍,共有十七個建案有使用紅單交易,其中一建未取得建造執照,卻提前銷售紅單,其餘紅單交易案建商須在三天內補齊合格資料。
除紅單交易外,有十六個建案的買賣契約書不符合規定,包括水電及瓦斯內管線等費用未約定由賣方負擔、賣家與消費者磋商時交屋保留款額度過低,保固期間未從交屋日起算。
內政部表示,隨著聯合稽查,預售屋違規情形改善許多,第一波稽查違規名單中,有二處違規的銷售中心已經停止使用,部分銷售中心則重新補照;買賣契約條款不符合規定的建案,大多數皆已改正;至於稽查時發現使用紅單的建案情形,全部移請財政部進行後續稅務稽查。
官員表示,內政部將強化預售屋市場管理,並啟動法規檢討,新增預售屋紅單的實價登錄申報規定,以及並強化紅單管理、限制轉讓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