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與福蝶特展」祕密花園生態區 。圖/台博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談到蝴蝶,你會想到什麼?是在花間翩然振翅的優雅身影,還是「梁祝化蝶」的愛情故事。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畫「蝴蝶與福蝶:藝術與科學的共鳴」特展,從科學、文化及藝術的角度切入,詮釋蝴蝶多樣繽紛的樣貌。
展覽結合台博館的藏品及台大昆蟲學系的蝴蝶標本,以及策展人、昆蟲學者楊平世收藏的蝴蝶文物等,共計展出三百四十二件展品。楊平世表示,「台灣是蝴蝶王國,但蝴蝶面臨集體的破壞,像大紫蛺蝶剩不到三百隻,珠光鳳蝶也低於這個數字」,他希望透過展覽及推廣活動,呼籲大家共同關注蝴蝶保育議題。
蝴蝶也是傳統文化中詩文、繪畫和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古今中外有不少吟誦蝴蝶的詩詞歌賦,民間也流傳和蝴蝶有關的童話、小說、戲劇、節慶及以蝴蝶為主題的工藝和藝術作品,「蝴蝶不只是一種生物,在傳統文化中也擔任相當重要的角色」。
楊平世分享,特展分為「人文藝術區」、「祕密花園生態區」及「保育主題區」,民眾除了可以看到珍貴的蝴蝶標本外,這次特別挑選具代表性的蝴蝶文物展出,包含了蝴蝶畫作(蝴蝶繪畫、生物繪畫及蝶翅畫等)、各類造型的蝴蝶玉佩、古玉新鑲蝴蝶佩飾,以及蝴蝶首飾和鼻煙壺、紙鎮、瓷枕、繪扇等,盼與民眾分享珍貴歷史文物背後的昆蟲學問。展期即日起至明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