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西南東北植樹造林 碳吸收效果超越預期 |2020.11.03 語音朗讀 32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中國大陸實施大型計畫來保護和擴大森林植被面積。圖╱取自BBC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大舉植樹造林的政策很可能在減小衝擊全球氣候的事務上擔當重要的角色。據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發現在中國大陸西南部的雲貴地區、東北部的黑龍江、吉林,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兩個地區加起來,占中國大陸整體陸地「碳匯」(carbon sink)的35%多一點。研究人員的分析是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報告發表在了《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碳匯(又稱碳吸儲庫)是指任何可以對碳化合物吸引多於排放的「倉庫」——如森林、海洋、凍土等,因為它能夠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的28%左右。但是,近年中國大陸表示有意在2030年之前讓碳排放達到峰值,然後進一步在2060年之前做到「碳中和」。「要達成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宣布的大陸2060年零淨排放值的目標,將需要在能源生產和增加陸地碳匯方面有重大的改變,我們論文當中描述的造林活動,將會為達成這個目標發揮作用。」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北京中國大陸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教授劉毅說。圖說:植樹造林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開發蓬勃的木材和造紙產業。圖╱取自BBC大陸的綠色植被增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數十年已經新種了數以十億計的樹,來抵抗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時還發展起了蓬勃的木材和造紙產業。最新分析檢查了許多數據源,這當中包括林業記錄、衛星遙感的植被綠色度測量,土壤水分供應情況;還有從太空觀察以及地面空氣直接採樣獲取的二氧化碳觀測數據等。報告的第一作者、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王婧表示,大陸是最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者之一,但是它的樹林吸收了多少是非常不確定的,透過研究大陸氣象局收集的二氧化碳數據,能對樹林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進行定位和量化計算。此前被低估的兩個碳匯地區是在中國大陸大陸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和廣西三個省分;以及東北部,主要是黑龍江和吉林省。圖說:中國大陸施行大量的植樹造林。圖╱取自網路在大陸西南部的陸地生物圈上空是最大的碳匯區域,是一個每年-0.35拍克(petagram)的碳吸儲庫(1拍克等於10億公噸),占大陸陸地碳匯的31.5%。研究人員稱,大陸東北部陸地生物圈是季節性的,生長季節吸收二氧化碳,相反的季節則是排放。它的年度淨值大約是-0.05拍克,占大陸陸地碳匯的4.5%。「我們匯集了一系列實地測量和衛星數據的證據,有大量的證據支持,對大陸碳循環得出前後一致並站得住腳的說法。」另一名聯合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保羅·帕爾默(Prof Paul Palmer)表示,樹林碳吸儲庫的規模或許令人們驚訝,不過他指出,太空和原位測量所得的結論吻合,這是一個讓人有信心的理由。研究地球的碳平衡問題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肖恩·基甘(Shaun Quegan)說,東北部吸儲庫的規模不令他吃驚,但是西南部的卻驚到他了。不過他提醒說,新造樹林帶來減碳的能力,會隨著時間而減小,因為生長率會下降,然後整個體系就會轉向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這預示著,使用新一代太空感應器來幫助各國致力達成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是有光明前景的。」圖說:生物質衛星是其中一個進一步加強了解地球碳含量的項目。示意圖。圖╱取自BBC基甘教授是領導歐洲「生物質」(Biomass)項目的科學家,那是從太空軌道上測算森林的飛船,知道二氧化碳確切儲存在了哪些地方,不管是樹幹還是泥土還是別的地方。里查德·布萊克(Richard Black)是能源與氣候智庫的主管,他說,隨著大陸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了解全國碳匯的規模至關重要,這是一項重要的研究。「不過,儘管森林碳匯規模比想象中更大,人們不應該誤以為這就代表可以『無阻礙』通往零排放。一方面,碳吸收將需要抵銷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僅僅是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陸森林的碳平衡也可能會因為氣候變化的衝擊而受到阻礙,就像我們現在在加州、澳大利亞以及俄羅斯等地所看到的那樣。」圖說:中國大陸陝西的毛烏素沙地流動沙丘全部得到固定,從根本上改變沙區生態面貌。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消防員休假遇昏倒客 CPR挽回一命 下一篇文章 台經濟成長 明年破4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賴:大罷免 為恢復國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