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第五肢──鳥喙 文/陳湘靜、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2020.10.29 語音朗讀 68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鳥類的前肢為了飛行而特化為翅膀,失去「雙手」的鳥類,鳥喙便成為重要的工具。相較於哺乳類的嘴巴,鳥喙沒有牙齒,像把鑷子只能捕捉或撕開食物,但卻能有效減輕體重,有助於飛行。圖/陳湘靜(生態插畫家) 鳥類的前肢為了飛行而特化為翅膀,失去「雙手」的鳥類,鳥喙便成為重要的工具。相較於哺乳類的嘴巴,鳥喙沒有牙齒,像把鑷子只能捕捉或撕開食物,但卻能有效減輕體重,有助於飛行。圖/陳湘靜(生態插畫家) 鳥類的前肢為了飛行而特化為翅膀,失去「雙手」的鳥類,鳥喙便成為重要的工具。相較於哺乳類的嘴巴,鳥喙沒有牙齒,像把鑷子只能捕捉或撕開食物,但卻能有效減輕體重,有助於飛行。圖/陳湘靜(生態插畫家) 文/陳湘靜、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鳥類的前肢為了飛行而特化為翅膀,失去「雙手」的鳥類,鳥喙便成為重要的工具。相較於哺乳類的嘴巴,鳥喙沒有牙齒,像把鑷子只能捕捉或撕開食物,但卻能有效減輕體重,有助於飛行。生活在不同環境的小鳥,覓食習性不同,鳥喙也演化成各種不同的形態。例如猛禽強壯且帶鉤的嘴喙,可以撕裂獵物;琵嘴鴨的嘴喙有助於過濾水中浮游生物;蜂鳥細長的嘴喙可以深入花朵吸食花蜜等。簡單的說,各式各樣的鳥喙都能讓小鳥更順利獲得各種食物,還能拾取物品、理毛和築巢等,可以說是鳥類最重要的「手」。鳥喙由角質層包覆住血管神經及骨骼,比起頭骨,鳥喙可以較靈活的運動,增加捕捉食物的能力。有些水鳥的上嘴喙可以彎曲,稱為「彈性嘴喙」,這個特性也讓水鳥能捕捉不同體型的獵物。本文摘自《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鳥類學》麥浩斯 出版 前一篇文章 企鵝老家在哪? 下一篇文章 被環境寵壞的國鳥──渡渡鳥 熱門新聞 01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佛光山展文化魅力2025.09.2202楓紅嵐山2025.09.2203佛光山供僧道糧 北中南總回向2025.09.2204奇妙有趣 無花果2025.09.2205紐西蘭基督城路跑 捐贈4百棵樹2025.09.2206國中小校長荒 提早退休人數增2025.09.2207【友誼長存】相約北海道2025.09.2208【生活 快門】您好,鴨!2025.09.2209似花非花 葉牡丹2025.09.2210【故事你與我】賢妻良母2025.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何政府要 帶動能源轉型沙子電池人體節奏 從光開始光學、 透鏡與應用皮蛋怎麼作?鹹蛋有科學 鹹香好滋味 作者其他文章當我們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