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西瓜,樂趣多。圖/張窈慈
文/張窈慈
端午節前後,分別走訪新竹及桃園不同農場、果園,享受夏末果實豐收的樂趣,也確確實實體會到美麗寶島不負「水果王國」的美名,讓我們能享受在地最新鮮美味的水果。
端午前,先走訪新竹「德聲荔枝觀光果園」。園內荔枝結實纍纍,種植「黑葉」與「糯米」品種,樹幹樹枝粗大,可盪鞦韆和遮陽。樹高10公尺,春天開花,無花瓣,小花多,蜜腺發達,是蜜蜂的蜜源植物。
近年聞之色變的「荔枝椿象」,常在樹上分泌臭液,使得接觸者皮膚灼熱潰爛,噴濺眼睛則失明。所幸此處果園內環境乾淨衛生,沒有害蟲,果實也飽滿,加上樹枝脆弱,一折即斷,遊客隨摘可食,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
「黑葉」荔枝台灣面積廣,果核大,肉質Q彈、香氣濃、甜度高;「糯米」荔枝果形小,果肉脆、有彈性、具香氣,果皮微紅且帶橘黃最美味,暗紅則過於成熟。前者產量較多,後者物以稀為貴,市場上價格較高。
端午節後,來到可以採摘西瓜的「林園居農場」。沿路農地上,待收割的黃澄澄稻穗盡收眼底,想到農人喜悅的心情,心中無限美好。
農場栽植4個品種的西瓜,3紅1黃。據主人林木正說,農場的西瓜原由南瓜嫁接,肉質口感較市場的紅肉西瓜脆硬。我摘下的西瓜,屬「醉美人」。肉粉紅,籽少,果實圓,外觀深綠,青黑色條斑,重約6至7公斤,適合中小家庭享用。
西瓜在開花期,因植株生育盛,不應多水,避免莖葉繁茂影響果實;發育至拳頭大,水再增;漸肥大後,水再遞減。成熟期土壤須乾燥,提高甜度,避免裂肉裂果。
我戴著斗笠在烈陽下選瓜,想起古人的智慧︰蒂彎彎,瓜臍小,紋路清晰,色澤翠綠為要。瓜蒂一剪,即搬離大西瓜。農業現代化後的觀光農場,真是郊遊踏青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