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莊嚴,佛畫藝術」展期盼大眾從畫中,體會佛法真義。
圖╱記者曹麗蕙
陳裕源(圖左三)與學生在展場合影。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妙法蓮華經》載:「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莊嚴的佛像畫,能使見者心生歡喜,是佛菩薩度眾的方便法門。「中華品德教育推廣協會」與「陳裕源老師佛畫藝術推廣協會」,聯合主辦「萬德莊嚴.佛畫藝術」展覽,展出上百幅佛畫,邀民眾從中體悟佛法真義。
「推廣佛畫藝術的目的,是為了建設人間淨土,心淨國土淨,當下就是一方淨土。」中華品德教育推廣協會榮譽理事長明毓法師表示,畫佛是透過藝術體會佛陀的教法,在筆畫中修行、淨化身心、提升靈性。畫佛菩薩時,會觀想佛的萬德莊嚴而起歡喜心,許多人因學畫而學佛,甚至齋戒茹素,使煩惱與習氣都改變,生命獲得轉變與轉化。
陳裕源是佛畫藝術推廣協會總指導老師,也是國際佛光會督導,三十多年來,他秉持著佛菩薩慈悲喜捨、悲智願行、三施六度的精神,在各地推廣佛畫,至今已培育近百位佛畫師資群,在全台教學。「萬德莊嚴」展可以看到學員以虔誠之心,用工筆勾勒出一尊尊光明祥和的佛菩薩,「這些學員原本都不是畫家,單純從最基礎開始學起,證明只要有心就能成就。」他希望在末法時期,更多人能見佛畫入佛門。
陳裕源分享,當提筆專注繪畫時,會不自覺忘卻時間,「看到自己所繪的佛像愈來愈莊嚴,自然會愈畫愈歡喜,當下就產生淨化作用」。資深學員張文華跟著陳裕源學畫多年,她說,畫佛學佛後,生活中也會照著佛菩薩理念行走,「一旦整個踏入佛門時,所有宗教的真善美都會呈現在生活中」。「萬德莊嚴」展於慈濟松山聯絡處藝文中心展出,展期至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