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球最近 磷化氫讓科學家重燃希望 改造大氣層 搬家到金星

編譯/韋士塔 |2020.10.17
1774觀看次
字級
受太陽光照射時,金星閃耀動人。圖/美聯社
金星距離地球相對不遠,且大小和結構與地球接近。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金星的大小及構造與地球相近,且是軌道運行過程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然而,過去的探索發現金星的環境過於極端,並不是人類外星殖民的理想地點。

美國天文學家薩根(Carl Sagan)曾以「地獄星球」形容金星,因為金星的地表溫度高達攝氏400度,氣壓是地球的10倍,且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然而,金星質量約為地球的80%,引力和地球相近,體積也與地球相近;加上金星位於太陽的宜居帶內,一些天文學家和科學家因此認為,若能改造金星的大氣層,或許會出現類似地球的生態環境。

迄今曾提出的改造計畫,包括以帆狀物體遮蔽太陽照射,讓金星降溫,另外則是投放化學物質,與金星中的二氧化碳產生連鎖反應,生成氧氣和碳元素,再以同樣手法分解二氧化硫和硫酸,讓氧和氫組合成水分子,改變大氣成分。然而,這些計畫不僅沒有任何國家有足夠的財力負擔,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導致科學家逐漸冷落對金星的研究,反倒是火星和其他星球的探索更受關注。

不過,今年9月中旬,天文學家報告指出,在金星的酸性雲層中發現化學物質磷化氫(phosphine),可能是生命的跡象。這個發現,讓殖民金星再度成為討論話題。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行星科學家伯恩(Paul Byrne)表示:「如果這顆行星有生命存在,正在產生磷化氫,我們應該拋下火星,擬定計畫探索金星。」

世界各國迄今已發射約40艘探測器,試圖以各種方式登上金星。最早行動的是前蘇聯,1961年起發射數十艘探測器,並首次拍攝到金星表面的照片。蘇聯的探索也讓科學家測出金星的大氣壓力,並探測到大量二氧化碳,也發現閃電和雷鳴,進一步了解金星的地質作用。

蘇聯對金星的探索一直持續到1985年,在冷戰末期才停止。美國則在1960、70年代探索金星,分別是「水手」(Mariner)和「先驅」(Pioneer)計畫;「水手2號」探測到金星高空雲層的溫度較低,但表面溫度極高;先驅計畫的探測器環繞金星運行近14年,蒐集許多金星大氣層的資料,並觀察到金星表面比地球光滑,且磁場很弱。

1990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麥哲倫號」(Magellan)探測器進入金星軌道,繪製出金星表面圖,發現金星近85%的表面被熔岩覆蓋,顯示金星存在火山活動。

日本在2010年發射的「破曉號」(Akatsuki)探測器,目前仍位於金星軌道上,也發現了被稱為重力波的金星強風亂流。

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和機構有意探索金星,包括印度、紐西蘭、美國;印度的「舒克拉雅1號」(Shukrayaan-1)計畫將圍繞金星運行,探測金星大氣層的化學成分;紐西蘭私人機構「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則準備向金星發射1顆小型衛星。

NASA也正考慮再度探索金星,該機構的科學任務理事會主席祖布欽(Thomas Zurbuchen)說:「金星是透過規模較小的任務就能抵達的行星。」科學家表示,將來人類或許能製造漂浮太空船,在金星的大氣層居住;若能改造金星的大氣層,人類甚至可能在金星地表生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