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上月扛出道具豬反對萊豬進口。圖/中央社
農委會昨邀集家長、民間團體討論營養午餐萊豬議題。圖為營養午餐示意圖。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萊克多巴胺美豬明年開放進口台灣,衝擊學校營養午餐肉品供應安全,農委會昨邀集家長、營養師等民間團體舉辦座談會,與會人士擔憂貢丸等加工食品難以辨識肉品來源國,盼中央、地方籌組食材供應平台,從源頭把關,但農委會打回票,僅承諾提供合格廠商名單作為採買依據,挨批治標不治本、便宜行事。
農委會昨也首度拋出學校午餐擬從人頭補助改為重量補助,現行採用「三章一Q食材」每人每餐可獲三點五元補助,由於明年全採國產肉品,團膳業者哀號成本大漲,行政院日前宣布補助調高至六元,每年經費從十二億元增至二十億元。
但過往人頭補助被認為是「齊頭式平等」,且廠商提供「三章一Q食材」分量不盡相同,每人每餐補助一律三點五元不公平。
三章一Q食材 改為重量補助
據了解,農委會明年擬改為重量補助,豬肉、雞肉、魚產品、蔬菜,將根據有機、生產追溯、產銷履歷等品項,每公斤各有不同補助計價方式,更貼合實際狀況。
農委會企畫處長莊老達指出,補助細節尚待定案,包括重量計算方式、是否加入其他補助品項等,近期會再邀集各方討論意見。
全國家長會校園食安主委孫文昌說,家長最擔心萊豬偷偷混進校園午餐,政府應提出更具體的執行方法,市面已有高端的快速檢驗萊劑技術,應適時引進才能及早攔查。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陳盈蓉表示,午餐生鮮食材全採國產肉品問題不大,但加工品如何認定、把關是更大挑戰,未來檢驗樣本數應提高。
昨不少與會人士憂心加工肉品難把關,中央應協助地方政府籌組統一的食材供應平台,校方、家長就不用擔心食材來源。莊老達說,衛福部已要求加工製品標示來源國,近期會整理可溯源的國產加工肉品廠商,讓外界安心購買。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明年午餐採用在地食材一定會執行到位,包括營養師數量、登錄平台、抽樣方法等問題都會依序解決,未來也將強化食農教育。
立委提案通過 新增豬肉號列
此外,立委賴士葆昨在立院質疑,豬肉進口報關的CCC Code(貨品分類號列),沒有區分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根本無法源頭管理。
藍綠立委昨天在立法院財委會提案通過,關務署要在兩周內邀集國貿局、食藥署等單位,新增號列,將萊豬與非萊豬、萊豬內臟與非萊豬內臟加以區隔,以便日後追蹤管理與民眾識別,保障國人食的安全與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