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拿著泰國紙鈔。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最大國家級科研機構「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比原先所想活得更久,可在鈔票、手機螢幕等表面上存活長達二十八天。
實驗研究是在對病毒友善條件下進行,包括在暗室且溫度和溼度都保持穩定,因此病毒在真實世界中可能沒有那麼好過。實驗是在黑暗中進行,紫外線早已獲證明可殺死病毒。部分專家也對物體表面傳播病毒在現實生活構成的實際風險提出質疑。
先前的實驗室發現,新冠病毒可在鈔票和玻璃表面存活二到三天,在塑膠和不鏽鋼表面則可活六天,不過研究結果各異。
然而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研究發現,這種病毒「極度頑強」,可於攝氏二十度或室溫及黑暗環境下,在手機螢幕等光滑表面及塑膠鈔票與紙鈔上存活二十八天。相形之下,流感病毒在同樣環境下只能存活十七天。
這項刊登於《病毒學》(Virology)期刊的研究也發現,新冠病毒在較熱環境下的存活時間較短;在一些物體表面上,病毒在攝氏四十度中,二十四小時內便不具傳染性。
英國卡地夫大學感冒中心前主任艾克斯批評這項研究,並稱新型冠狀病毒可存活二十八天的說法引發民眾不必要的恐慌。他還說:「我認為傳染性病毒只會在表面上黏液存活數小時而不是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