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小孩.漁人 與石滬歲月

文╱王文靜 |2020.10.07
2823觀看次
字級
作者與澎湖嵵裡國小的小朋友同遊石滬。圖╱王文靜
小朋友與返鄉青年一起「看見家鄉」!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

見過石滬,古老的捕魚法?

入秋,日頭仍赤焰,我飛澎湖參與嵵裡國小的「看見家鄉」空拍計畫,主題是石滬。澎湖是台灣石滬最多的地方。

滬,捕魚的石柵。古時的漁夫在潮間帶堆砌圓弧形石堤「引魚入甕」。漲潮時,魚群順海水進入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群受困於石堤。他們無須出海,被動式捕魚。隨著魚群減少,近年,澎湖石滬已荒廢不少。

趁退潮,小朋友們帶我涉水到一座修復的石滬,一路蝦鯱魚群相隨。長長的石堤如「海上捕魚長城」,不經歲月,有一半已被淤沙埋入。我們坐上石滬,享受難得的海上秋風。這群漁夫後裔的孩子們,石滬雖是故鄉,卻是記憶陌生的故鄉。在校長王文瑞與老師帶領下,這群十歲的小導演們探訪耆老,溯源故鄉面貌。

現在被列為澎湖文化景觀的石滬捕魚,雖然在世界其他角落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可見分布,但澎湖現存五百七十四座,白沙鄉吉貝村占一百座,是世界密度最高,因此在海岸形成獨特的石砌圖形。

澎湖石滬的最初文獻記載於一七二○年,有三百年歷史。在沒有船隻機械能出海捕魚的時代,漁民在潮間帶從徒手抓魚開始,後來利用沙灘上的藤蔓織成網圍補魚群。進一步觀察出魚兒迴游的特性,發展出「引魚入甕」的捕魚方式。直到半世紀前,石滬漁業還是澎湖很重要的潮間帶漁撈。

我第一個好奇:為何澎湖石滬的密度居世界之冠?

因為有地理的優勢。澎湖因為風浪強,特別在秋冬時的東北季風,魚群愈容易被驅入滬內。澎湖縣礁硼達三十七平方公里,面積大的潮間帶,使得作為餌料的浮游生物不虞匱乏。潮間帶的斜度小,容易建石滬。

第二個好奇:石滬如何不會被沖毀?歷經三百年,陸地建築都會傾圮,更遑論大浪來去的海中建物。

首先,石材不是任一,必須是玄武岩、珊瑚礁石灰岩(俗稱咾咕石)。再者,工法有極高學問,必須有對水性、地形和魚性的認知。

我問參與石滬修復的一位返鄉年輕人,老師傅的功夫要學多久?他笑笑說,還要很多年。舊時社會,建造一座石滬要很多年,是集體的力量。建造後的漁獲,也是依照日期,輪流分配採收權。在看天吃飯的年代,沒人能獨活,在漁村更是如此。

第三個好奇:「引魚入甕」,是何景象?老漁人回憶,在魚群還很多時候,耆老描述,偶爾發生鯨魚受困,一次潮汐的漁貨甚至可以上千斤、萬斤。

在澎湖,很多石滬都有名字。離開澎湖的早晨,王文瑞校長開車載我駛離跨海大橋,到西嶼鄉的虎目滬,這是日據時期的建造。退潮的海岸,我們走在被滿滿蚵仔寄居縫隙的玄武岩石滬,長長的石堤延伸入海,盡頭砌成一座心形石滬,俗稱單心石滬。ㄟ,有魚群。好美的石滬,靜靜地躺在湛藍大海。不可思議,它與所有石滬一樣,大部分時間是沉沒於海裡。每天只有幾小時,趁浪退去才會浮現全貌。

三百年來,漁人利用潮的來去,在海裡建造起一座座石滬,依海維生,餵養一代又一代。海洋民族學泰斗西村朝日太郎為石滬文化做了很棒的註解──漁業文明的「活化石」。

澎湖秋旅,勾起我諸多的回憶。我成長於漁村,海腥味、海潮聲、廟埕前晒魩仔魚的村落,構成我的童年。那些家鄉的掠影,逐漸埋入歲月。羨慕起這群小小導演們能透過這支紀錄片,「看見家鄉」的生命。

Hi,期待你們十一月的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