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秀有點聽呆了,她原本以為是要去分辨茶葉品種、茶湯的味道……圖/取自網路
作者簡介
賀逸娟
長期投身於兩岸經貿交流工作,把自己黃金歲月奉獻給海峽交流基金會,經常聽聞大陸台商友人談論千奇百怪的鬼怪故事,因覺有趣而留下數篇紀錄,並與自身的修行體悟和親身經歷作印證,更體認到佛法不虛,遂以佛教文物店為背景,融合故事而創作此書。
文╱賀逸娟
慧明居士對著智秀說:「來喝茶吧!」她快步走過去,端了杯子,找個座位坐下。慧明居士問話:「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智秀身上,等著她回答。
智秀有點緊張地說:「班導師陳玉英要我來這裡幫忙,請問有要我做什麼事呢?」 慧明居士:「她要你來幫忙……那你就當茶僮好了,以後就幫忙泡茶,請鄭太和教你。」鄭太和是個五十多歲的人,頭髮斑白,一副仙風道骨樣。
慧明居士:「你先喝下這杯茶,告訴我感受。」 智秀喝下一杯之後,又再倒上一杯,心裡嘀咕著:「就是茶啊,還會有什麼感受?再喝一杯吧!」 旁邊的人看了都在偷笑,也等著她的答案。
智秀支吾了一下:「就……,沒有什麼特別感受。」慧明居士:「那你再喝這一杯,比較這兩杯的不同。」
智秀喝上第二款茶,說著:「這茶也很好喝啊!」說完這句話,現場的人笑成一團。「為什麼大家在笑?好喝也是一種感受啊!」
午時茶與加持茶
鄭太和出來打圓場,為智秀解釋這兩泡茶的差異:第一款是「午時茶」,是選在農曆五月五日的正午採收,藉天地純陽之氣做午時茶,所以喝下去陽氣上頂輪,可以去除身體穢氣。另一款茶,就是智秀說的「好喝的茶」。它是某個道場的加持茶,一罐三千元,四兩裝。茶葉本身沒有問題,但是製茶過程,動用了很大的意念,好像在做茶時,心裡一直想:「我要做出有加持力的茶、有加持力、有加持力……」這就是法我執的意念,讓你喝了頭暈。
魏子健接著補充:「還有,那個道場師父承擔太多,可能是做太多法會,或者這陣子身體情況不佳,他身上很多亡魂眾生沒有超度,還承擔了許多五毒(貪瞋痴慢疑)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加持茶,就會有不圓滿的情況。」
智秀有點聽呆了,她原本以為是要去分辨茶葉品種、茶湯的味道……。第一次聽到茶葉法性、法我執相製造出來的茶葉,真是奇了,也難怪大家會笑她。原來六根的感受是重要的,身心清淨就會清清楚楚。今天對智秀來說,有太多「第一次」了。
店裡陸續進來幾位出家師父,他們都和慧明老居士有說有笑的,而且對老居士很恭敬。智秀在旁觀察,好像這裡是個「甚深微妙法」所在。一切都超出了她所認知的範圍,但她直覺這裡可以開闊她的視野,會有不同的感受。
回到住處,智秀打了個電話:「老師,謝謝您安排讓我來『天母聊齋館』學習,這裡真的很不一樣。」
陳玉英笑說:「你再待個幾天吧!祝你學習愉快囉!」
(摘自《天母聊齋館》,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賀逸娟
長期投身於兩岸經貿交流工作,把自己黃金歲月奉獻給海峽交流基金會,經常聽聞大陸台商友人談論千奇百怪的鬼怪故事,因覺有趣而留下數篇紀錄,並與自身的修行體悟和親身經歷作印證,更體認到佛法不虛,遂以佛教文物店為背景,融合故事而創作此書,希望能傳遞正信正念,以輕鬆玄奇的故事鼓勵眾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行者應離諸相,以恭敬心、清淨心、慈悲心來對待無形的法界眾生,圓滿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