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油菊

文/依芙 |2020.08.31
1091觀看次
字級

文/依芙

長夜已盡,柔和的秋日初升,清秋的燕子自北而來,離開了舊巢,在院落裡故意飛來飛去飛來飛去,更突現了她悄寂荏弱的心境。

她坐在那裡,靜靜地沐浴在朝暉之中。

院角,沉著一台青青石磨,秋陽從老屋頂紅磚瓦片傾瀉下來,琥珀瓊漿漫漶磨盤溝槽,流金般淌向磨嘴似緩緩述說著她養家成長的歲月。

那一年,那是很遙遠的一年。那時,正是九月,島嶼油菊盛開,到處都是金燦燦的,漫山漫野都是。

她的出生,面對的就是青黃不接和愁苦顛連的時代。土瘠民貧的馬祖,即使是家當闊裕的女人,也鮮少是養尊處優少奶奶的形象,村落鄉鄰中沒有呼奴使婢的習慣,男權舊社會裡,女人照樣終日忙於家務與田事。

依婆是末代的小腳太太,家底殷實的伯公因染上了鴉片癮,欲罷不能,煙霧濛濛中度完餘生;而獨生子堂伯年紀尚小,家院需要幫手參與勞役工作,依婆即為齠年稚齒的堂伯討了一個新婦囝,好來學習各種勞動。

一椽堂屋內,來了八個小丫頭約莫六、七歲光景,別無心思倒是兩眼張大注視,年輕的依婆掀開手上的綢絲帕子,幾顆糖果托立掌中,唯有她腮邊帶著圓潤的笑窩,跑去跟前抓了糖就吃,她那活潑的神情不能使人不愛,是個得人緣的女孩兒。那一刻,人與人之間一條看不見的絲線,便慢慢地羈絆在一起了。

她,欣欣的喜意穿了件洋布褲子,用一隻雄雞陪伴拜過天地祖先,就這樣過了門。依婆是個明白人,又沒生過個閨女,從此,仁厚的依婆視她如己出。

她年紀小歸小,凡是家中一切事務,體力所能及,就為依婆替手,搓洗晾晒衣物,生火撿柴,割菜餵豬,推磨碾米,一勺勺舀著穀糠碎玉米倒入槽子,給家裡養的雞鴨餵食。

秋去春來,島嶼的油菊凋了又開,風一吹起,種籽要發芽了,忍不住的春天,每一個人都在尋求各式各樣的成長。日子就這樣蕩呀蕩地,待養到十五、六歲時,碧玉年華的她和一起長大的堂伯給送作堆正式圓了親,承宗接祖生男育子。

一天一天的,不知道有多少天;一年一年的,不知道有多少年。她認真勤快,走過廳堂又走回灶房,像一把能幹的拂塵,打理家務、清潔灑掃,使前廳後院樣樣妥帖。

天亮時分,炊煙不斷的一口大生鐵鍋底下圓闊的灶膛,火舌舔著鍋底,鍋底下一層是燒、煮,篦子上面是蒸、燉,貼在鍋邊上的則是烙的,那一方小小的灶台,餘火埋成灰燼,烘著一鍋溫熱的地瓜籤稀米湯。灶房內,一張端端正正的八仙桌,木質上了殷紅的漆,窗眼有一束陽光浮射,桌面澄黃一片,那一片無聲的金色的晶瑩泄泄融融流動在豆腐鹹魚醬菜尋常的盤飧上。

季節一直在反覆之中,年復一年,好不爭氣的她承蔭庇托祖先的德,生下一個又一個子嗣傳遞血脈開枝蔓延。她安於本分地刻苦勤儉,為生養一家大的小的漸重的人丁食口,除了覺得那時的日子辛勞一點之外,更多的還有那種持家歲月裡的親情,女人的柔弱裡隱匿著母性的堅強,只懂得用無盡的付出把襁褓中的黃口小兒一個個拉拔長大。

日子,一日一日,笠帽蓋住了歲月,下田耕種,上山拾柴,彎腰低頭,躬著身揮汗打拚,時間的河流穿越彎曲的手指,洗過做為人婦的羞怯,洗過人母的辛酸,洗過祖母的慈念,曾經我的視線焦定在她那一雙從未塗過蔻丹的手,那雙手竟遮住了我眼睛所能見的一切,我甚至不敢看清楚那一雙手掌中風霜雪雨的刻痕。

時序更迭,春去秋來,藍天淡得遙遠,山風拂蕩,時而似有,時而若無,樹葉枯黃,雖有一絲蕭瑟,亦仍有暖意,在這光陰冷暖的歲月裡,人世的生滅,如秋林所呈現的,就跟大樹上的葉子一樣,不能避免的隕落。

當時她尚年輕,卻遭逢未成年次兒不幸浪噬沒頂早殤,生命的無常已然烙印在她心裡,紅塵有緣六十餘載的丈夫病創撒手而去。她甘心理解生命的盡頭,不是情感與羈絆的斷絕,只是生死換了個地方,總有相逢的一日,而且四代同堂的依婆以近百歲終老,無病無憂得上天此般厚愛。

然而,我們又應該怎樣理解命運?那種屬於命定式的可畏與馴服。

耄朽垂暮竟面對乖孫的藥石罔效,百般呼喚也喚不回至愛的親人,是白髮人難以抹滅的痛,我想人世裡骨肉牽掛,便是這樣,不在眼前,便在心上,好幾次貼近她傷心的時刻,讓人不捨的是流在血脈裡的親情,揪著她的心疼,讓我感到一種不可抑遏之情,一種無法改變和抗拒的生之悲哀。

生命是如此引人嘆息!命中不留的,總是要走,愛而不捨的人,只能凝目相送。

不知為什麼,我心中浮現在田野裡,一群孩童,一個村婦向著虛無的晚天幽幽面容,關於人一生命途,只能啞然抬頭,蒼茫問天的那些事,不知究竟該問誰?

暮色的氣息,日落一抹紅霞,當她在夕陽下肩擔著竹簍,由縣府前山隴菜圃步履闌珊而歸時,我多能遠遠地看見一個從那艱苦日子走來的身影,無怨無尤,知命而安。

我深深地嗅著那像清香一樣的芳甘,它瀰漫在空氣中,小徑或山野,陡峭海岸或蒼茫崗岩,小小油菊種籽總是能落地生根,在風雨的無懼中,開出美麗黃豔的花。

日子一任去來,樓前檐下,她已聽慣了太多的風聲雨聲,霜風早已吹染了一簪愁髮,春夏秋冬皆是心情,柴米油鹽盡是點滴,看盡歲月的流轉,「金菊依母」——她,還靜靜地守住院落一角。

一個人從生家到養家,再成為婆家卻也是一輩子的娘家,她內心不覺得有任何芥蒂悲慼,心裡只記得依婆的好,八十年的養家成長歲月哀樂悲歡,家的形象在她心中是永恆的家人閒坐,兒孫繞膝,燈火可親。

回首命運,還有什麼更好的安排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