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蔡英文總統日前宣布,美豬、美牛明年元旦擴大開放進口,並依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放寬三十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美國副總統潘斯、國務卿龐培歐等逾七十位政要均表示肯定與支持,可望進一步為台美經貿合作打開大門。
近期美方公布對台軍售、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來訪,台美關係為四十年來最佳狀態。此時,蔡總統宣布擴大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可能進一步打開台美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的契機。
美豬、美牛進口問題爭議多年,主要阻礙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與狂牛症,二○○六年中國大陸爆發民眾食用瘦肉精「克倫特羅」豬肉中毒事件,政府於是將萊克多巴胺等多種瘦肉精列為禁藥,禁止國內養豬業使用,也禁止含有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
多年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於二○一二年表決通過萊克多巴胺容許量標準。蔡總統這次宣布將依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進口安全容許值。
但為確保國產豬肉競爭力,國內養豬飼料用藥仍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藥劑。因應這項開放措施,政府將提撥一百億元成立養豬產業基金,穩定豬農收益,加強國產豬肉多元行銷,獎勵豬肉外銷與加工外銷,提升養豬產業競爭力。
美豬、美牛擴大開放,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批評,民進黨當初力阻美牛美豬進口,執政後卻髮夾彎開放,明顯雙重標準;養豬業者質疑,國內豬隻不得使用萊克多巴胺,卻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如此雙重標準,會把國內豬肉價格打到谷底,堅決反對。
政府施政應有一致性,但也要考慮外在環境變化,與時俱進。這些反對聲浪似是而非,其實站不住腳,因為時空背景早已不同。蔡總統說明,二○一二年國際標準尚未出爐前,民進黨確實反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牛豬肉進口,但二○一二年七月國際標準出爐之後,民進黨即表示會接受國際標準、科學證據來處理美豬、美牛問題。
今年台灣正式脫離口蹄疫區,豬肉可以外銷,這是拓展豬肉出口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豬農應乘機更新養豬場,採取符合環保設計的標準,將豬糞尿等收集做為沼氣發電,一方面提升人道養豬環境,另方面充分用豬隻排泄物,打出環保豬的品牌,提升台灣豬肉的價值與競爭力。面對美豬的競爭,台灣豬更勝一籌,豬農們應該要有自信。
在國際經貿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台灣一直擔心被邊緣化,積極想要參與各國雙邊與多邊經貿談判;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台灣要參加各種雙邊或多邊經貿談判,一來中國大陸強烈干預,二來台灣也必須拿出誠意與實力,更要付出代價。這次政府擴大開放美豬、美牛,美方視為移除雙方談判的障礙,台灣則是付出台美雙邊貿易談判的門票,打開台美經貿合作的大門。此時不談,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