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兒童常規疫苗的施打率竟也下降至七成多,花蓮二歲半的施打率只剩下一半。小兒科醫師楊子毅表示,疫苗延後施打或不打,會影響保護力,尤其半歲以後的小朋友,生病的風險會相對提高,建議父母應讓孩子按時接種疫苗。
楊子毅指出,新生兒因有母親懷孕時給的抗體,出生後對於許多疾病能有免疫力,但抗體會在寶寶六個月大後逐漸消失。因此,嬰幼兒每一、兩個月就得按照疫苗手冊時程,注射疫苗建立疾病的長久免疫力。若寶寶在滿六個月大時仍無法打完應注射的疫苗,可能提高感染各種疾病風險,如B型肝炎、破傷風、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小兒痲痹等。
醫師表示,嬰幼兒至小學前,常規疫苗的注射最少十九針,以花蓮縣來看,出生二個月嬰幼兒疫苗施打率約為百分之九十五,幼童至二歲半時的施打率降至百分之五十六左右。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環境適應力提升,家長未按時讓孩子注射疫苗的比率反而增加,儘管小學就學前仍須將該注射疫苗施打完成,但延後施打或是補打的效果不一定如預期,建議準時施打各類疫苗,才能加強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