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才上市十餘年,已經大大顛覆了我們的生活,照相機、手電筒、錄音機、傳統電話等慢慢被取代,吃喝玩樂手機統統包辦,還可以綁定電子支付,走到哪裡,花到哪裡,手機成為現代人離不開的通訊設備。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智慧型手機才上市十餘年,已經大大顛覆了我們的生活,照相機、手電筒、錄音機、傳統電話等慢慢被取代,吃喝玩樂手機統統包辦,還可以綁定電子支付,走到哪裡,花到哪裡,手機成為現代人離不開的通訊設備。
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也改變了人際的互動,加速了地球村的實踐以及數位化的興起。過去我們會拜訪朋友,喝杯咖啡,聊天訴心曲;現在Line隨時互動,貼圖表心情,視訊即時通,再遠的朋友都能呈現眼前。因為人際互動的虛擬化,現代人愈來愈不喜歡與人在現實中相處。
這個世界不一樣了,網路閱讀興起,紙本出版愈來愈少,過往人手一本的閱讀景象不復見,倒是一面搭車一面滑手機的人愈來愈多,紙本閱讀成為難得的風景。我們的閱讀習慣被網路、手機綁架了,上圖書館借書、看書的人少了很多;過去在紙本動手筆記、翻閱的樂趣已經被手機取代了,出版社、實體書店紛紛關門大吉,城市沒有了書本,彷彿少了一塊繽紛的色彩,書籍的質感,手握書卷的氣質流露,握筆書寫的情感,都不是網路可以達到的。網路資訊真假難辨,也造成路閱讀的困擾。
手機不但改變閱讀,連遊戲方式也與往昔大異其趣,以前的大富翁、五子棋、象棋等等都可以在手機找得到;一機在手樂趣無窮,童年群聚遊戲的幸福逐漸消失了,許多人沉迷在網路電動世界,闖關、打怪、團戰等等虛擬遊戲,個體的自主取代群體的相聚,導致現代孩子愈來愈強調自我,容易放大自己,總覺得只要我快樂沒有什麼不可以。
今年疫情來襲造成宅經濟興起,外送愈來愈方便,人愈來愈不喜歡出門,餐飲隨叫隨到的服務愈來愈多元,巷弄平價的私房料理成為外送的另外選項,翻轉了餐飲的消費方式,實體店鋪受到疫情衝擊。現在,外出要維持社交距離,口罩不離身,洗手才健康;盡量少出門,多在家,疫情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也重創了許多行業,卻也帶動了很多商機,這個世界正悄悄的改變。
因為科技的進步,人際互動愈來愈疏離;手機進化愈快,對人的傷害也愈大,我想終於有一天手機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個腦袋,主宰我們的日常生活。多麼希望科技的步調慢一點,人情溫暖熱一點,科技發展緩一點,人際溝通多一點,讓我們回到見面相互的問候與親切的溝通,回到純樸的生活,你來我往雞犬相聞,不在虛擬的網路中噓寒問暖,而是在關心與感恩中相互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