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人】 書繪舊時台灣風光 林致維《旅繪台灣》

文/林致維 |2020.08.09
1143觀看次
字級

文/林致維

根據文獻記載,17世紀中葉,漢人漁民徐阿華因躲避颱風的偶然機會下來到旗津,發現這是一片魚獲豐饒且適合居住的無人地帶,於是邀請同鄉來此建立聚落,成了旗津開發的起點。兩百多年後,清朝因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促成打狗開港,當年英國領事館與海關起初設置在旗津,直到10多年後才遷至哨船頭。貿易的發展讓這座小漁村迅速發展成「華洋雜處、商賈雲集」的繁榮市街,成為古代版的哈瑪星。

日治時期,隨著高雄築港與哈瑪星的開發,旗津的商業貿易與政治中心的地位漸被取代。不過,與欣欣向榮的哈瑪星相較,這裡的市街仍保留了濃厚的閩南風情,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縱貫鐵路通車後,殖民政府大力鼓吹觀光,旗津特殊的人文景觀被列入了遊客來到打狗觀看的建議行程裡,成為旗津觀光的源頭。

戰後,旗津沉寂了很長的時間,一直是高雄城市發展的邊陲地帶。然而1980年代起,市府啟動了長達20多年的旗津觀光化進程,老街商圈、藝術廣場、遊客中心、海景步道和大型停車場拔地而起,一連串的工程,將原本缺乏建設的海邊聚落改造成了一座「觀光大島」。隨著觀光化的成功,旗津的觀光客人次也由1999年的4萬多人飆升到2018年的580萬人。小小的島嶼,迎來了自己人口數約200倍的觀光客。

旗津舊聚落

今日的旗津已是一座觀光大島,那些古老的風景是否仍然存在,是我感到懷疑的地方,不過這份懷疑在走進巷弄後一掃而空。狹窄的巷弄裡坐落著許多顏色黯淡的老房子,它們像被隔離的病人,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裡。幾乎不會有遊客來訪,以致這些巷弄靜謐的聽得見窸窣的腳步聲。

旗津的巷弄無疑是個創作天堂,不論是荒廢的或仍在使用的補丁老屋,每個角落都擁有引人入勝的元素,有時是肌理,有時是色彩,有時是造型,它們都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只是這些老屋的保存狀況並不理想,事實上,它們正在逐漸消失。根據2008年的統計資料,老屋的數量只剩下旗津全區的5%,10多年後,它們的比例只會更低。

永安發老屋

永安發老屋是此次散步特別關注的重點。它隱身在不起眼的巷弄裡,日治時期曾是當地文人雅士的集會場所,然而,因歲月侵蝕、年久失修,老屋坍塌成僅剩立面的骨架,雜草與垃圾塞滿原本吟詩作對的空間。它的重生契機起於幾年前,一名懷舊青年承租下這個空間,並以自己的力量展開重建,他以10年為期,一邊修復,一邊開放使用。而這段連續活化的過程,讓老屋就像個有機體,帶給來訪者不同的感受。來旗津前,我從網路得知這棟紅磚洋樓重生的故事,於是決定拜訪。

從熱鬧繁忙的老街走進安靜的巷弄裡,永安發老屋躍入眼前。洋樓正面是跑馬樓,雖然二樓拱廊已被水泥封死,依舊能從填補的痕跡看到露天迴廊原有的模樣。現在不是開放時間嗎?為何大門上有鎖,透過窗戶往內看也不見人影。

我並未感到氣餒,其實光是看到這棟老屋整修後的風采,就已不枉此行了。

經過長久的風吹日晒和雨水侵蝕,斑剝的水泥與殘存的紅磚彼此融合,形成一種充滿自然紋路的肌理與故事。當過往一切的繁華盡歸枯寂,看著牆壁與舊家具,給人帶來無限遐思。沒有人有沒有人的趣味,寧靜的氛圍反而加速了這種近乎浪漫主義幻想的蔓延。可惜今天這裡沒有舉辦活動,無法拜訪那位懷舊的青年。我想,他的老屋修復計畫應該還在進行著,或許下一次來訪的時候,便會有新的面貌呈現。

更深入巷弄,來到永安發老屋的後面,那裡有一個通往二樓、由紅磚塊堆砌而成的階梯。樓上是一扇沒有門扉的小門,其形象與《楚門的世界》裡主角謝幕離開的那扇門有些相似。站在門口,可以俯瞰永安發老屋的室內格局。我好奇地想著,若二樓和屋頂皆已修復,走上來又會是一片怎樣的光景?

(本文摘自馬可孛羅文化出版的《旅繪台灣:用畫筆,記錄這座島嶼最感動的風景》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