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醫師曾聯手站出來爭取職場權益。圖╱取自網路
文╱趙啟
據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與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兩年前進行的「醫師職場性別友善調查」,收集近600位醫師填答問卷,並訪談13位醫師,發現13%的女醫師被要求簽署文件承諾不得懷孕,37%的女醫師未請滿8周產假,且不少大醫院哺集乳室少於4間,根本不夠用,顯見女醫師的職場環境極不友善。
醫勞小組表示,女醫師不願懷孕原因前3名是:擔心影響訓練時程、院內或科別人力不足、工作場所孕婦或育兒設施等完善程度;女醫師未請滿8周產假,則是因為工作環境不方便、沒有此需求、擔心訓練中斷等因素。
醫勞小組指出,有些專科醫師訓練期間,要求中斷不得超過一次,且中斷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各專科醫師考試一年一次,考試時間與住院醫師完訓時間間距約1至2個月,萬一請產假、育嬰假,便會延遲一年考試,兩相權衡下,只能在母職和不生育之間做下決定。
此外,高達61%女醫師對醫院哺乳設施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即便是大型教學醫院,哺集乳室最多僅4間,還要與民眾共用,完全不符需求。一位女醫師直言,在孕期前3個月仍要值夜班,挺著大肚子也得開刀,產後大老遠跑到哺集乳室,現場往往大排長龍,可說是對媽咪很不友善的職場。
同樣一項調查還指出,8成女醫師曾受職場性騷擾,但僅有3.5%提出申訴,且工時愈長的醫師,遭遇性騷擾的比例愈高。此外,外科女醫師、職級較低的實習醫師,與不分科女住院醫師,曾遭受性騷擾的比例也較高。醫勞小組分析,這是因為醫學教育中的師徒制,以及外科工作獨有的開刀房文化,成為上級或雇主性騷擾下屬的溫床。
根據目前法律,各醫院都應設置性騷擾申訴機制,但調查也發現,遭受性騷擾者僅有3.5%使用過申訴管道。顯示醫療機構,尚未能加強性騷擾申訴窗口的流程與透明性,日後應增加「線上通報」功能以降低通報門檻,也可仿照國外經驗,提供「匿名申訴機制」,性平會也應設置「外部專家委員」,更重要的是,應落實醫師工時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