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五十多歲男子因頻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糖尿病,飯前血糖值高達二百五十mg/dl。他因早期就接受胰島素治療,胰臟功能維持住,半年後改用口服藥,高血糖的不適症狀消失,至今控制良好。醫師表示,糖尿病早期介入注射胰島素,能讓器官功能維持更好,是治療好時機。
大鈞診所院長陳琨砇表示,糖尿病 治療藥物,常見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注射劑,無論使用哪種藥物,目標都是穩定血糖值,不讓個案器官受到損害,延緩併發症發生。
陳琨砇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因為胰臟功能受損、胰島素不再製造,有必要在確診之初就注射胰島素治療,讓血糖的狀況受到控制,否則容易出現酮酸中毒。
雖然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靠口服藥,讓糖化血色素達到國際或台灣醫學會標準百分之六點五或百分之七,但仍有一些人口服藥治療後糖化血色素在百分之八以上,此時可以選擇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高血糖持續太久,而造成急性或慢性併發症。
但很多人擔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陳琨砇說,這和能否穩定控糖有關,不只是用藥,還要改變生活型態。當胰臟在「保養」後能讓整體控糖穩定,胰島素有機會改口服藥,甚至可以不必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