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人為本 止於至善

 |2020.07.24
3333觀看次
字級

高雄長庚醫院肝臟移植團隊在榮譽院長陳肇隆帶領下,完成第兩千例肝臟移植手術;從民國一百零一年至今八年間,他完成的肝移植手術量翻倍,且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再創紀錄。三十多年來,他完成亞洲第一例肝移植手術,促成台灣在民國七十六年即有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是亞洲第一,比日本、韓國早十至十二年。

台灣醫療體系融合日本、歐美與自創做法,現代化程度高;醫學系是精英學子首選,醫學中心、大型醫院人才薈萃;護理教育與時俱進;搭配健保制度,能保證人民得到具基本水平又即時的健康照護。相對於若干國家的人民,可能因病而窮,或沒錢病不起,繳不出醫療費用,就動不了手術;台灣醫療值得信賴,人民的健康生存權有保障。

但如秉持以人為本止於至善的精神省思,台灣收治重症病患的醫學中心等大型醫院,應加強管理,並推動細緻化服務。醫院畢竟是有機組合的團隊,單靠醫護團隊強,獨木難撐全局;必須外包護工、協力廠商,都具備良好衛生習慣與健康照護基本常識,並嚴守紀律、持敬業態度、有人本關懷的情操,才能臻於完善。

像新冠毒疫情稍緩,大型醫學中心又門庭若市,走道壅塞著人流;水電工、清潔工著便服,口罩掛顎下即進入加護病房;與探病者著隔離衣、戴口罩、洗手消毒形成鮮明對比。運行於病房間收集衣物的拖車無覆蓋,供民眾使用的廁所不潔,讓人懷疑是否感染管制出了問題。

有移出加護病房的肝移植患者,因肺部感染做X光檢查,由護工領路,家屬推床,在人流中移動;但檢查完後回病房時,原領路護工不見了,家屬不知氧氣瓶已耗盡、等候電梯耗費近二十分鐘。二十四小時內,患者因血氧濃度低至危險程度,又再回加護病房。這麼短促的出與入,就算憑體徵數據做決策,難道沒有該注意而未注意的地方嗎。

現代醫療奠基於尖端科學,集合生物、化學、物理、心理等各科知識,一般人憑常識未必領悟了解。病人和家屬於緊急中選擇治療方案時,極度仰賴醫師提供專業意見。醫師宜設身處地,站在最有利於病人的角度決策治療方案。

醫師不是神,治療過程變數多,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治療效果;但可提供有科學依據的成功率數據,分析利弊,供病患與家屬決定走哪條路。美國聯合委員會國際醫院評鑑(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項目中,就要求醫院尊重家屬知情權,要說明治療方案的潛在變數、有無替代方案、成功率、復原過程中可能的變化,及不同治療方案可能產生的結果等。

現代醫療昂貴,醫院與醫師會考慮成本、收入、磨練醫療技術與試用新穎設備,甚至醫院為達國際治療成效數據等因素,而提供「導向性」建議。醫院的財務、人事考量,非庶民所能參悟得透;所以小說戲劇中才會用白色巨塔描述醫院運作的階級差別待遇,如何使醫療費用平民化,仍待追求。

陳肇隆院長在新創紀錄後謙虛的表示,移植器官每一病例都有不同挑戰,每次都必須全力以赴,不容出錯。以人為本全力以赴才能止於至善,但願醫院都能組建全員優質的團隊,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方案與照護流程,維護病患寶貴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