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 15位國寶級藝師創作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20.07.20 語音朗讀 25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清霜〈重生〉:天然漆130×152cm(2009) 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洪平順〈哼哈二將〉:紙本重彩金箔95×240cm(2020) 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洪平順〈哼哈二將〉:紙本重彩金箔95×240cm(2020) 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為讓更多人認識「傳統工藝」之美,「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7月22日將於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展場跨及本館二樓第一、二展廳。文化部特邀臺灣15位國寶級藝師及其傳承人,依「民生.器用」、「藝術.審美」、「宗教.禮俗 」、「粧佛.傳承」四個主題,展出156件代表作品。15位傳統工藝國寶級藝師,經文化部登錄認定,也就是臺灣所稱的「人間國寶」。此次展出作品,有漆工藝保存者、高齡98歲的王清霜的作品〈重生〉,其以繁複的「高蒔繪」技法,立體浮雕鳳凰浴火重生,呈現對1999年臺灣中部大地震的感時傷事,藉此鼓舞民心,創造新未來。「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洪平順的〈哼哈二將〉,面貌雄偉,滿臉忿怒,頭戴寶冠,上半身赤裸,手拿金剛杆,兩腳張開。他們是佛教的兩個大力士,是保衛佛國的夜叉神,相當於看守寺院山門的警衛門神。圖左怒顏張口,是發出「哈」的「哈將」;圖右忿顏閉唇,是發出「哼」聲的「哼將」。另有「粧佛」保存者施至輝(已故「神刀」施修禮之子);「傳統木雕」保存者施鎮洋、葉經義、李秉圭、陳啓村,其中李秉圭也是「重要鑿花技術」的保存者。竹工藝有「竹籐編」保存者張憲平、「竹工藝──籃胎漆器」保存者李榮烈,還有「重要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保存者林洸沂、「錫工藝」保存者陳萬能、「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刺繡」保存者劉千韶、「緙絲」保存者黃蘭葉、「纏花」保存者陳惠美的作品參與展出。歡迎各校師生校外教學,到佛陀紀念館認識臺灣傳統工藝及學習實作DIY。詳情請上匠心具足專網。匠心具足專網開幕:7/22 下午2:00 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展期:7/22〜11/29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二展廳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網址:www.fgsbmc.org.tw 前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咸豐皇帝與他的五弟奕詝 下一篇文章 【石齋夜話】 馮偉中 認真記錄台灣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給人留餘地【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西夏檔案】趣味西夏字:秤與戥子【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歷史長河盪輕舟【地方采風】泉南石刻: 蓮花峰摩崖石刻【走讀城鄉】《淡新檔案》發源地──戴炎輝故居 作者其他文章【第三屆「我見‧我創」佛館文創商品設計競賽得獎作品展】探索佛館之美【聽彩虹聲音──積吶虹光當代藝術展】 從視覺創造「心境」【遇見敦煌──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何山作品展】彌勒佛說法圖【心無罣礙 遠離顛倒夢想——洪根深沐手寫經展】十八羅漢【心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洪根深沐手寫經展】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憶江南──李磊的詩性與抽象繪畫藝術展】 風景舊曾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