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漫步紅樹林生態步道

文/巧爾 |2020.07.04
4568觀看次
字級
紅樹雖長綠葉,但花朵和枝幹都是紅色的。圖/巧爾
台灣西部各河口,曾經紅樹林生長茂密,後因河口開發過度,大多數紅樹林被砍伐殆盡,讓這種珍貴的植物一度瀕臨滅絕,所幸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目前在新北淡水河口、苗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河口,再度見到紅樹林景觀…… 圖/巧爾
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圖/巧爾

文/巧爾

藉參加先生學校舉辦的活動之便,順道走一趟淡水紅樹林生態步道。

兩人一早搭捷運到紅樹林站。站內有一個小小生態教育館,可讓遊客參觀、了解紅樹林的相關知識。當天正好有一群學生進館參訪,導覽人正詳盡為學生解說紅樹林的生態。我們沿著館區的周邊繞圈行進,之後,便前往步道區。

紅樹林與捷運相輝映

不料,我們二人卻在此迷路,走上走下找不到步道區的入口。只好折回生態館請教館裡的服務人員,經館員解說,才知要走到地下二樓,看到鐵門,自行推開鐵門走出去,就是紅樹林生態步道的入口了!

沿著紅樹林生態步道行走,放眼望向步道的兩側,水中散布著一棵接一棵的紅樹,也有一叢一叢茂密的紅樹林區,甚為壯觀。

至於園區步道,則是從茂密的紅樹林區,開架出一條人行步道。前段步道區的材質是鏤空的鋼板,後段則採用木板。步道的盡頭續接自行車道,兩人走完步道再沿著自行車道行走。自行車道的右側即是捷運車軌。行走中,剛好有一列捷運車班從右側軌道疾駛而過。長長的車道每隔數百公尺的底下即是水道。恰巧看到一隻白鷺鷥停歇在水道中,遠望白鷺鷥,就像是一位佝僂孤獨的白髮老者站立在水中。

一趟微旅行身心充電

自行車道的路邊,有幾處小農搭建的農舍,三五小農在門口擺攤販售自種的農產品。走到車道盡頭,則是淡水文化園區,兩人信步走進文化園區參觀,在入口不遠處,看到一輛充滿思古幽情的腳踏車,及一個泛著古意的洗手台。迅速拿出手機充當「好攝之徒」拍照留念。兩人隨意繞文化園區一圈,走出園區,繼續往前走,就到捷運淡水站了。

在參加活動前,我們已先漫步認識紅樹林生態園區,里程約二公里,步行時間約三十至四十分鐘。好像經歷了一場微型旅行,在視覺見聞及身心舒緩上,皆感到高度的滿意。兩人開心的繼續往學校方向行走,散步兼散心,這趟半日遊的輕旅行,讓人難忘。

小百科

紅樹林 綠葉紅枝幹

「紅樹林」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一種紅樹科植物──紅茄苳的特徵,這種樹的樹幹、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樹皮的部分,含有多量的單寧,可以提煉紅色染料,馬來人於是稱它的樹皮為「紅樹皮」,而中文名稱則叫做紅樹,所以植物學家就通稱這種生活在半鹹水的植物為紅樹林。

台灣原有6種紅樹林植物,但現在僅存水筆仔、紅海欖、欖李及海茄苳4種,其中水筆仔和紅海欖(舊名五梨跤)有明顯胎生苗現象,當胎生苗從母株分「生」後,會先落在潮水中隨波逐流,等退潮時因重心之故,根部便會插入沙地中順利著地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