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喻遇事,兄弟也要自己拿出看家本領,自己奮鬥。圖/王雙寬
文/王瑋名
俗話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喻遇事,兄弟也要自己拿出看家本領,自己奮鬥。
八仙過海要去哪?原是過海赴西王母娘娘的蟠桃祝壽大會,通常背後還會加畫南極仙翁一起同行祝壽。八仙即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典故由來已久,有人認為最早於西漢的淮南八仙傳說,但八仙許多人物為唐代,如曹國舅、呂洞賓,所以比較早應為北宋,而成書於明朝吳元泰《東遊記》描述八仙故事。
台灣廟宇或住家門楣喜歡掛上刺繡的「八仙綵」,象徵八仙齊來獻壽祝福之意;而野台戲開始也會演出一小段慶壽戲「扮仙」,以求吉祥平安,更有請八仙壓陣之意。由於八仙角色個性鮮明,更有衍生許多生動活潑穿鑿附會的故事,例如媽祖與呂洞賓、八仙與彭祖等,完全在地化的神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