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競爭力表現與經濟隱憂

 |2020.06.21
3015觀看次
字級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二○二○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位列第十一名,比去年排名躍升五名,僅次於美國。拿到這份台灣近五年最佳的成績單,固然值得驕傲;但競爭力排名只是落後評比指標,新冠疫情已讓全球經濟步入衰退,當前台灣經濟發展存在龐大的隱憂與挑戰,亟待政府與民間努力突圍。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每年定期製作,評比全球六十個國家或地區的表現,評測指標主要有四大項,分別為:經濟表現(或稱「經濟績效」)、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基礎設施。其中三分之二的評比資料是採自各國與國際公布的官方統計,三分之一是來自調查訪問的資料。

深入分析二○二○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獲得佳績的原因,並非台灣有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所致,主要還是比起其他國家「相對不爛」。以台灣主要經濟夥伴包括美國、中國大陸、香港等來看,排名都大幅下滑,美國和中國因美中相爭霸權導致經濟雙受內傷;香港因為「反送中」運動等導致政治、社會不穩,經濟大受衝擊等,台灣經濟、社會相對穩定,排名因此上升。

吊詭的是,美中貿易大戰方興未艾,台灣對美國和中國這兩大世界強權的經貿依賴度反而不減反增。以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統計顯示,今年前五月對大陸出口占比高達百分之四十一點五,是近十年新高;對美國出口占比達百分之十四點五,也是近十四年新高。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短期內雖受到轉單效應;但我國對外出口超過一半以上完全依賴正在爭霸權的兩大強國,更應如履薄冰,步步為營。

蔡英文總統口口聲聲說要分散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比重,結果不減反增,四成以上出口都來自大陸和香港。政治上台灣又愈來愈明顯向美國靠攏,一旦美中台三方有什麼風吹草動,台灣經濟恐將遭受嚴重衝擊,這是未來台灣的經濟隱憂之一。

台灣在二○二○競爭力排名中,與全民生活感受最深的「經濟表現」,排名只列十七名,是四大指標中分數最差者。其中,就業項目的排名大降六名,落到第三十一名,主要就是失業率攀升。換言之,即使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都不錯,但與民眾息息相關的薪資、就業等經濟生活卻沒有改善,就算競爭力排名上升,也難令老百姓有感。

二○二○的評比,是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進行的調查,國內失業率的排名就已落到後段班;第一波疫情已讓全球封城、鎖國;如今大陸和南韓又面臨第二波疫情來襲,世界經濟還不知會變成什麼樣貌。於此之際政府和民間必須正視當前經濟困境與挑戰,超前部署復甦經濟政策,而重振就業市場更應是提振經濟的首要之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