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霖在舒喜巷走讀老城時空 文╱林果 |2020.06.20 語音朗讀 36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成長於河岸老城區的黃飛霖,因為家裡做生意,間接養成喜歡與人溝通的溫暖互動性格。考大學時,瞞著家人偷偷將法律系改成傳播系,未料畢業退伍後,巧遇2008年雷曼兄弟金融海嘯,4、5年遍尋不著工作,同學們紛紛往前景大好的上海、北京發展,黃飛霖卻覺得:「那兒,不是自己的根。」圖/舒喜巷提供 黃飛霖與太子玩具。 圖/舒喜巷提供 各種手作技藝,串起數代情感。 圖/舒喜巷提供 舉辦大稻埕八家將臉譜展。圖/舒喜巷提供 文╱林果成長於河岸老城區的黃飛霖,因為家裡做生意,間接養成喜歡與人溝通的溫暖互動性格。考大學時,瞞著家人偷偷將法律系改成傳播系,未料畢業退伍後,巧遇2008年雷曼兄弟金融海嘯,4、5年遍尋不著工作,同學們紛紛往前景大好的上海、北京發展,黃飛霖卻覺得:「那兒,不是自己的根。」待業期間愛上老城待業中的黃飛霖,帶著他的「三單」:單車、單身、單眼相機上路。「那陣子,我喜歡沿著淡水河岸老城區騎腳踏車,也慢慢愛上老城。」當時正是臉書崛起的時代,喜歡在地風土小吃、文史脈絡的他,開始用Facebook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因此獲得網路媒體邀約前往日本採訪的工作任務。走訪日本京都和福井的兩趟採訪,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不但沒讓黃飛霖覺得辛苦,反而啟發他創業的理念和想法:「我們去參訪在地職人、老城、水圳,十幾天下來,深刻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土地的熱愛,以及如何把這種熱愛轉換成組織,喚醒大眾過往的美好傳統技藝。」就像在黑暗隧道中前進摸索,黃飛霖眼前出現一絲光芒,幾經考慮後他最後決定辭職,與合夥人陳文偉共創「舒喜巷」工作室,以「文創市集」、「藝文展演」與「慢城生活」三線並行,希望能用「老靈魂」留住老屋、職人、市集……舒喜就是舒服之意舒喜巷第一個活化的老屋,是位於士林區的知名長屋宅地。「一進老屋我眼睛一亮,非常棒的挑高空間,第一進跟第二進中間,是一個又大又漂亮的天井,走進最後一進,裡面還有個小花園,埃及地磚、大白菜葉的石柱、雕花磚飾……光從房子的建材,就可看出當年屋主的財力。」進行文史資料調查時,黃飛霖發現,原屋主郭琇琮醫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郭家是士林在地大家族。受過良好教育的他,原本可以行醫為職志,安穩過完一生,卻因懷抱社會改革的理想,最後槍斃死亡,生命停留在最美好的33歲。對於這段歷史,黃飛霖心中除了惋惜,更多是感觸:「因為走進那棟老屋時,我正好就是33歲。」一股惺惺相惜的浪漫移情,使黃飛霖確信:「舒喜巷」正走在冥冥中註定好的道路上。過世前,郭琇琮曾將一張字條遞給妻子:「雪嬌,請交待爸爸媽媽將我的屍身用火燒了,將骨灰撒在這片我所熱愛的土地上,也許可以對人們種空心菜有些幫助呢!請勇敢地生活下去……」黃飛霖深受感動,認為只是單純在老屋做藝術擺飾實在太可惜,應該要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讓老屋有更好的存在意義。職人連車錢都要省「當下我便想著:要在這裡辦一場豐盛的『家宴』,希望有一天郭琇琮的夫人能親眼見到老宅的新面貌。」黃飛霖運用所學的整合行銷傳播,結合職人、市集、老屋等元素,重現老宅中的生活與情感,成功吸引許多鄰居,前來分享小時候在老宅玩、跟長輩互動的回憶,一點一滴重新為老宅注入新故事與靈魂。「這些故事,再藉由我轉述給來者聆聽,讓我有一種時空交會之感,也深信老宅有它神奇的召喚力量!」久別重逢的美好人情,為老宅喚回新的生命力。但儘管「老屋市集」的理念深受年輕人喜愛,卻無法反映在市集職人的銷售額上,為了省錢,有職人每次都從新北市走到士林,擺完攤再走回去。「受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的啟發,我一直深信:只要全心做好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我,但是如果我們蹲了半年,業績依然沒有好轉,其實應該是我的問題了。」有真感情才動人心深刻自我檢討後,黃飛霖體悟:一個有理念的市集,也必須是一個能讓職人生存下去的企畫。想找到對的客群,讓更多人走進老街、巷弄、古宅,一定要讓這些人對這塊土地,產生不同於以往的感情。「士林」對黃飛霖而言,是一個生活慢城,於是他把所愛的文史風土,先用一小時的「老城走讀」介紹給大家,再導引大家走進市集,認識老宅,肯定職人的努力,不但讓市集業績變好,整體精神與互動氛圍也更加完整。「老城走讀」成為最後一塊拼圖,也讓危機成為轉機。那麼,郭琇琮夫人真的有回到過老宅嗎?「曾有一位老奶奶來此參觀,非常像我心裡盼望的郭夫人。」事實與否或許已經不重要,學習認識和珍惜自己土地的歷史和故事,是舒喜巷的第一課,也是給老城區的第一個禮物。 前一篇文章 創作多元 朵朵花開 下一篇文章 老城之美 盡在市集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藉戲劇翻轉 找到人生熱情老城之美 盡在市集倪安宇 譯界人生 有無限可能星爸用故事換宿賺得比較少 但比以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