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上課 這樣吃粽子身體沒負擔 |2020.06.19 語音朗讀 26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急性消化潰瘍、慢性十二指腸潰瘍、膽結石等腸胃較差的患者,粽子不宜多吃。圖/unsplash 【本報訊】端午節即將來臨,不免俗的要吃粽子、懸香草、午時立蛋、喝雄黃酒與划龍舟更是每年不可缺少的節目與習俗。粽子口味多樣,相當美味,該怎麼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糯米難消化 5種情況要慎食根據《健康醫療網》報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雖然粽子可口美味,但粽子裡的糯米粘度高,在胃中不易消化,所以吃過量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肚腹脹悶,甚至便秘等症狀。因此,像是急性消化潰瘍、慢性十二指腸潰瘍、膽結石等腸胃較差的患者,不宜多吃;且粽子也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高鈉食品,所以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與肥胖的患者更應注意粽子的份量。圖/pixabay應景吃粽 把握4原則身體無負擔粽子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門,不管是南部粽、北部粽、潮州粽、鹼粽與客家粽等,各有各的風味與支持者。然而,台灣傳統粽子大都是糯米炒過,包炒過或滷過香菇、栗子、蛋黃等。陳佳祺營養師建議,吃粽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 粽子淺嚐即可,一天最多一個,並搭配高纖蔬菜、水果並補充水分。2.減少調味料的攝取,避免吃粽子時又沾甜辣醬、醬油膏、辣椒醬與花生粉等增加身體負擔。3.增加活動量:一個粽子的熱量約400~700卡,若是當點心每天額外吃2個粽子,以60公斤成年人為例,需要游泳2.5小時、有氧運動4.5小時或走路7.5小時才能消耗掉,嘴饞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圖/pixabay4.選擇好粽:粽子主要的成份是糯米,糯米的特性屬於支鏈澱粉,不易消化,容易引發脹氣,建議可以添加適當的白米或黑米減少糯米比例較好消化,或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即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粽子,如五穀雜糧粽、藜麥養生粽、創意水果粽、三色水晶粽、高鈣雪花粽等,更能在佳節時吃的應景又開心。 前一篇文章 新冠解封流感來了 台南也出現學生群聚感冒 下一篇文章 冷飲愈喝愈上火!中醫:體內熱氣沒排出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適度冷訓練 有益身心健康【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