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式民主的考驗

 |2020.06.18
2894觀看次
字級

高雄市罷韓後,台式民主呈雙走向。一方面,出現罷免潮,召喚著早年地方派系對立的螺旋狀沉淪;二方面,掌權者持續窒息式黨爭,將內部政黨與外部對手大陸政權合體攻擊。歸納而言,罷韓案勝方放肆縱權,續逞餘勇,窮追到底。被罷一方的支持者面對補選,亟思如何挽救民主於萬一。

罷韓後現象一,藍綠互損更激烈。台北、桃園、台中、高雄都有綠營民代被鎖定為罷免對象,新黨開記者會點名罷免一立委;藍營支持者接龍罷免名單,且已進行連署;建制媒體也開始民調,預測罷免結果。被點名的人反控發動罷免方是中國同路人,「自認以中國人為榮的人說要罷免我,是我的勳章。」卻遭反譏:「七月半的鴨,不知死活。」

輿情反映,罷韓是綠營反撲,輸掉高雄政權不甘心,不耐四年任期屆滿,就再行第二回決戰。如今綠營稱心如意,換藍營認定該突出民進黨主導修選罷法的險惡後果,開列言行無狀、草包型綠色民代名單,逐一批判。綠營知道罷單一選區的立委易,罷複選區的市議員難,所以反扣藍營是報復性罷免,雙方互損,話都說得難聽。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扛住藍營各種以牙還牙式反擊的壓力,適時表態罷免就是罷免,沒有什麼報復式罷免。意謂尊重民間團體檢視民選公職的作為,實事求是行使憲法權利,不是為報復什麼而刻意出手。如此聲明,有澄清黨爭之意,也與罷韓國家隊有所區隔。

罷韓後現象二,是勝方繼續放肆縱權。中選會日前議決八月十五日為補選高雄市長投票日,極度壓縮藍營備選時間。民進黨人選蓄勢多年,儘管前年市長選舉中敗陣,此番仍尋求復活之路。國民黨和其他在野黨、無黨人士有意參選者尚未浮出檯面,而登記參選的六月二十日已迫在眉睫,二十四日即截止。

法定補選日程是自罷免投票結果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投票,高市補選只要在九月十一日前完成投票即合法。中選會之提前,遭批獨立機關不中立,未考慮在野陣營公平競爭機會,不給非執政黨各方留餘地。罷韓投票日,高市議長許崑源不幸墜樓殞命,他生前最大遺憾就是社會沒有是非;當掌權者放肆,社會公意仍積非成是,台式民主如何放下仇恨?

罷韓後現象三,綠營持續總統選舉的操作,把內部黨爭視為是外部中、美間的選擇與對抗;動輒扣藍營諸將為中共同路人,政見傾中,綠營網工不依證據,率爾苛責他人舔共。綠營政媒網工吹捧美國智庫、議員口惠台灣,並以此壯聲色;對大陸惠台具體措施,則譏諷為收買台商,和分化台灣內部團結力。

用反中操作選舉,附隨了省籍、商民階級、年齡世代對抗等暗黑因素,其結果,中、美軍機都靠近台海,甚至在台島上空飛行;兩強軍演正在向台灣人民耀武揚威。罷韓後中共當局連發三次聲明,示警台灣政府勿依恃外力走向台獨,國台辦發言人還正告台獨必須懸崖勒馬,若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

台灣處此情勢,豈能不心所謂危。高雄市長補選是近期唯一選民表態的機會,要否讓放肆的政權知所收斂?應否給不同秉性的政黨,有平衡單邊倖進以維台灣安全的機會?完全執政、完全放肆是我們要的台式民主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